3上一篇 2018年8月3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优化供应链:农业经济增益的助推器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7年,随着国内社会经济结构变革和农林牧渔产业现代化发展,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每年都在持续增长。然而,区别于持续增长的总产值,农林牧渔业的年增长率却在逐年大幅下降。

    针对农林牧渔产业市场潜力巨大却发展疲软的问题,各界专家都展开了研究。这为农产品供应链的发展提供了巨大机遇。

    一般而言,农产品供应链由5个环节组成:生产资料的供应、生产、加工、配送和销售,每个环节又涉及各自的相关子环节和不同的组织载体。同时,相邻节点企业间表现出供需关系,并把所有相邻企业依次连接起来,由此形成一个具有整体功能的网络。

    目前,我国农产品供应链以批发市场为核心,由农户、生产加工企业、批发市场、零售商以及消费者组成。现有的农产品供应链的运作表明,在其构建的过程中,总有一个企业或一类企业(生产商、供应链商、销售商或中介组织)是供应链运行的主导力量,它们对供应链的各环节影响最大。

    据调查,我国农产品通过批发市场流通的比率超过70%。然而由于存在供应商利用自身收购能力和议价能力迫使小农户竞相压价、农户与市场之间信息脱节,代理人机会主义倾向较大等风险,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当前农产品卖难买贵的市场问题。

    农产品本身往往具有鲜活性,其生产的区域性、季节性、分散性等特点也十分突出。同时,作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农产品消费弹性小,具有消费普遍性的特点。正是由于这些特性,导致了农产品供应链不同于其他行业供应链。农产品供应链主要特点有:

    一是参与者众多。农产品供应链在产前、产中、加工、运输、销售和最终到达消费者的各个环节上都有众多参与者。从价值流的角度考虑,价值创造过程中因为环节过多导致成本增加,直接影响了供应链总体利润。同时,多环节参与也直接影响了成员组织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从而影响农产品到达消费者的最终时效。

    二是农产品供应链节点间的衔接不畅。目前来说,农产品供应链交易成本相对较高,还未形成规模效益,因此在利润分配上不利于企业之间形成供应链合作联盟。同时,从信息流的角度考虑,供应链主体间的信息传递不通畅、不及时,最终导致节点间的衔接问题。

    三是农产品供应链对物流要求较高。由于农产品具有鲜活性的特点和较高的质量要求,所以农产品物流特别要求绿色物流,要求在整个运输、仓储过程中,做到不变质、不污染、不破损。这些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需要通过精包装和专业设备等方式来实现。然而由于农产品价格较低、体积较大,因此在物流成本的投入上受到极大限制。

    我国农产品物流成本在整个成本构成中占40%以上。我国农产品物流行业整体发展水平依然较低,物流成本过高是不争的事实。农产品物流包括运输、包装、装卸、搬运、储存和加工配送等环节。从物品流通的角度来看,农产品物流就是供应链各个环节实体的衔接者。农产品物流成本控制对整个供应链集成性、产品质量最优化、利益最大化等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目的是使供应链的总体效益最大化,而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之间却是相互独立的。只有通过贯穿各环节节点企业的纽带,实现供应链一体化,才能在交易成本降低的同时避免纵向一体化所造成的管理成本过高的弊端。

    结合当前农产品流通的“痛点”,强化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路径着手:

    加强信息流+物流的整合。完善供应链信息平台,强化仓转配的大物流与平台的信息共享,在信息流和物流上双向流通,实现各环节的品质追溯、时效追溯、物流全程追溯,提高供应链总体效率。

    强化流程规范+质量技术标准。考虑到农产品本身特性多样,部分农产品已进入工厂化生产阶段,因此,需要在供应链各环节标准化操作、提高技术保障,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和物流废弃成本。

    新零售+新供应链。打造以消费者为核心的农产品供应链模式,减少供应链中间环节,降低供应链流通成本,提高供应链总体效益。

    供应链金融+物流。以贴近末端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或销售中心为交易核心,抓住生产和销售两个环节对资金的依赖,打造资金流、物流全封闭的农产品供应链金融,实现各环节利益共享。

    (初建文  劳佳功)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