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青海西宁友成公益联合援助中心执行的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藏区少数民族留守妇女扶贫示范项目,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开展了手工藏茶制作技能培训,来自马克唐镇13个行政村的120名少数民族留守妇女参加了此次培训。
由于地理环境、社会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农村地区少数民族妇女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社会参与能力不足,脱贫意识较差,加上缺乏创收技能以及社会支持环境,让她们陷入贫困的状态。
结合实际 开展技能培训
在了解当地致贫原因及扶贫困境后,青海友成公益组织联合政府部门建立了青海藏区少数民族留守妇女扶贫示范项目——手工藏茶制作技能培训。
据项目执行官员张欢介绍,本项目是青海民政厅支持的农村扶贫示范项目。针对尖扎县农村地区少数民族妇女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社会参与能力不足、脱贫意识较差的情况,通过开展藏茶产品生产技能、互联网销售技能培训、社区小组活动等方式,促进服务妇女提升人均可支配收入、掌握创收技能、增强自我脱贫意识与社会融入能力。
本次培训从藏茶制作设备的使用教学入手,将藏茶制作的12道工序流程进行现场演示,手把手教学如何制作符合市场标准的合格藏茶产品。项目组同时为受益妇女提供了藏茶制作必要设备、工具包、培训物料、藏茶原材料等物料,确保培训成效。
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希望通过制茶培训教学,少数民族妇女们能够初步掌握手工藏茶产品制作技能。期望通过我们的帮助,能够让她们真正掌握这一脱贫技能。以助人自助的方式,实现经济收入水平的提升,实现扶贫脱贫。”张欢说,下一步,受益妇女们将陆续接受“非遗”藏茶技能分期教学培训。同时,项目组组建了团结支持小组,增强藏族妇女的自我脱贫意识及社会融入能力。
扩大影响 实现精准扶贫
青海西宁友成公益负责人汉卿表示,在未来的5年内,友成公益将借助项目的影响力,结合更多国内的基金会、NGO资源,投入到青海省农村地区的精准扶贫工作中。助力当地贫困人群精准脱贫,最终形成藏茶的种植、生产、加工一体化的扶贫产业项目,帮助百姓摘掉“贫困帽”,走向小康的道路。
(题图为培训老师为青海藏区妇女讲解茶叶知识)
(孙 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