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8年8月2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带“母亲”产业重返市场
河北石家庄新合纤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高端制造引领行业发展
□ 本报记者 白琦瑛

公司的生产车间。
员工在检测棉花质量。

    5月15日,位于石家庄综合保税区内的石家庄新合纤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石家庄股权交易所2018年第一批挂牌企业正式鸣锣挂牌。“通过挂牌上市,为公司发展搭建了更为广阔的平台,开启了与资本市场的有效对接,步入产业经营和资本运作‘双轮驱动’的快车道,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为实现打造世界一流的高端全原棉纱线生产企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石家庄新合纤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康利强如是说。

    石家庄新合纤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石家庄市供销合作社所属石家庄市第一棉麻总公司控股的混合所有制公司。一直以来,公司坚持国际化导向,以世界眼光谋划企业发展,以增强企业实力为根本,以振兴石家庄“母亲”产业为己任,积极探索多种经营模式,壮大企业发展实力。

发挥优势  拉动产业发展

    纺织工业曾是石家庄市的支柱产业,当地人都称其为“母亲”产业。近年来,随着国外纺织业崛起及国内纺织企业数量膨胀、纺织品产能的迅速增长,纺织行业的市场竞争愈加激烈,而国内棉花产业的萎缩、进口棉花的限量也让纺织企业发展步履维艰。

    在这样的“内外夹击”下,石家庄纺织业跌入了低谷,从前的“母亲”产业不复当年荣光。2014年9月15日,石家庄综合保税区经国务院批复设立。为振兴当地纺织业,新合纤维在石家庄综合保税区投资建设纺纱及棉花国际贸易项目,项目于2016年3月开始建设,2017年6月建成投产,成为了保税区内目前唯一建成投产项目,同时也是至今唯一的纺织行业板块项目。据介绍,该项目总投资5亿元,占地160.67亩,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项目建设包括棉花仓储物流区、纺纱生产区、配套设施、综合楼及其他配建设施等。项目通过借助石家庄综合保税区“国内境外”优势,采取国际信用证、离岸金融和融资租赁等多种金融手段生产高品质纯棉纱线,并开展保税物流仓储业务和棉花国际贸易。

    “该项目的建成运营有效利用了国家综合保税区的政策支持,规避了棉花进口配额的壁垒,大幅降低了原棉成本,提升了产品的利润空间,也提高了产品的竞争优势,同时还可实现原材料、产品自由进出口贸易。”康利强表示,目前公司全部采用美棉、澳棉、巴西棉等进口棉作为纺纱原材料,产品种类包括16支、20支、30支、32支等,产品质量全部达到USTER25%以上标准。自2017年6月开始投产,经过半年多的运营,截至目前已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8亿元。目前,公司已被立达公司定为立达全流程转杯纺生产线“中国样板工厂”,并取得立达Com4®纱授权许可。据介绍,立达公司是全球唯一能够提供所有四种纺纱技术的全流程纺纱机械制造商。此外,公司还被美国国际棉花协会授予“COTTON USATM商标”使用许可。

    石家庄综合保税区紧临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距离雄安新区150公里。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定位是货运机场,在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公司发展物流仓储和跨境电商业务优势日益彰显。据康利强介绍,通过充分利用近4万平方米的保税仓储库,以公司控股企业东航仓储物流有限公司为平台,做大保税物流业务,形成“生产”与“物流”两大业务齐头并进、多点开花的局面。公司现已通过东航仓储物流开展了多笔业务,不仅扩大了自身贸易量,还得到了石家庄综合保税区的政策扶持。目前,公司物流仓储库已成为中国跨境电子商务专业委员会华北保税(加工)智选仓。

品质为上  稳占高端市场

    “衣食住行”乃人生活之根本。“衣”排在首位,更体现了纺织的重要性。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高品质的纺织品成为了首选。而只有纱线品质过硬,才能提供好的纺织品。

    “纱线好不好,原材料是关键。”这是业内的共识。由于国内棉花采用地膜种植,无法杜绝异性纤维和“三丝”等缺点,纺纱产品所织的布不易染色、有斑点,产品残次率高、索赔率高的现象随处可见。对此,新合纤维公司的原材料全部采用美国、澳大利亚、巴西等国生产的机采棉,杜绝“三丝”,保障下游企业用于任意颜色及布种,保障资源、品质及交付。目前,该公司已与翱兰国际、路易达孚、恒通资源、华孚等全球大型棉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并与奥兰国际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通过与全球优质原材料供应商合作,严把产品质量关,积极拓展多种贸易模式,公司各项业绩、业务得以快速发展。”康利强表示,近年来,国内纺织企业更青睐国际棉纺纱产品,若直接从国外进口,售后问题对接困难。而作为生产进口棉纱线的国内企业,新合纤维占据了“产品追溯周期短”的优势,以此吸引了众多国内纺织企业,其中不乏高端牛仔、衬衣制造商。

    针对当前发展趋势,棉纺企业要站稳市场,不仅原材料要有保障,生产技术也要过硬。为提供高质量产品,新合纤维公司生产车间采用了当前世界最先进的立达R66和赐来福BD7转杯纺设备。该设备与传统纺纱设备相比具有工艺先进、生产成本低、自动化程度高、产量高的特点,不仅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也减少了人为因素对质量的影响。立达配备的纱线质量监测控制系统“蛛网系统”,不仅对生产的全过程进行监测控制,也对成品的质量做到了100%保证。

    新合纤维定位高新技术企业,依托先进的设备、一流的技术,实现了由劳动密集向技术资本密集转型、由低端制造向高端制造升级,对纺织行业发展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同时,该项目对于河北省纺织业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纺织行业向低碳化、品牌化、高附加值方向发展,淘汰落后工艺和设备,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均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先进的生产设备和严格的技术管理,有效保证了产品质量。公司产品一经投放市场,便受到了用户的青睐,供不应求。随着产品在市场上认知度的逐步提高,客户订单也日益增多。目前,该公司已与浙江金柯桥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浙江威臣纺织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建立了良好的业务关系。

    此外,随着纺织业务的增加,第二车间建设暂未完成的情况下,一车间达到满负荷生产。为了最大限度弥补市场缺口,公司在借鉴其他综保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利用保税区“国内境外”的优势,积极向海关部门申请开展委外加工业务,并利用优质的外棉资源,与境内一些设备好、基础优的纺纱企业进行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拓展企业经营渠道。经过多次对接,公司与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国纺织服装企业竞争力500强——石家庄常山北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开展委外加工业务,以提高产能、降低成本、优化品种结构,借此提高市场占有率。

    作为全新业务模式,机场海关经过考察调研,专门针对此项业务出台了《石家庄综合保税区外发加工业务监管暂行办法》,并核准每年1.3万吨的原棉外发量。经过与受托单位常山集团、海关、税务等部门的多次对接、洽谈,双方企业在海关监管下开展委外加工业务,目前已完成了20吨外棉的委外加工。据悉,通过开展委外加工业务,公司将增加销售收入逾3亿元。2018年,公司将实现销售收入5亿元。

    如今,随着公司产品得到广泛认可,石家庄市的“母亲”产业振兴指日可待。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