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西省分宜县供销合作社以综合改革为契机,坚持为农服务初心,主动适应市场变化,创新农村电商发展方式,努力做大做强惠农服务平台,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取得明显效果。
与13个省市合作强服务
为打通农村电商“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2015年,分宜县社在各个乡(镇)、村组布设电商为农服务网点。然而,经过两年的探索发现,传统网点面广点多,单打独斗,力量薄弱,许多网点不是“僵尸”就是“空壳”,为农服务效益并不明显。2016年,分宜县社改变思路、重新定位,将市场潜力巨大的生鲜电商配送作为改革突破口,于2017年成立了集农产品生鲜分拣配送、加工、冷链、仓储、运营、配送、质量检测、产品展示、科研开发、信息服务、农残检测、产品溯源于一体的江西菜东家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创新了“公司+基地+安全检测+连锁配送”的为农服务模式,为农户提供了直接、便利的销售渠道,为城市居民搭建了食品安全新通道。这一模式开展很快吸引了吉林、湖南、广西等13个县级电商企业加盟合作,并与河南省签订了推广合作协议。在江西省供销电商公司帮助下,“菜东家”还实现了与“供销e家”无缝对接。截至目前,“菜东家”己和13个省市200多个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40多个企业成为加盟合作伙伴,日均流水额已超过200万元,为农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信息化管理畅通供应链
“菜东家”之所以取得成功,关键还在于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鲜电商配送系统。该系统聚焦生鲜电商模式的“区域性、本地化、短半径”三个切入点,通过汇总庞大的供需双方信息后进行专业化处理,实现各方买卖需要的即时对接,显著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物流效能。
据了解,在供应链上游,由于该系统可通过后台大数据分析,预测本地农产品的需求品种和数量,做到“以销定产”,实施农业经济作物的综合布局,避免盲目生产导致的产品滞销难题,从而促进农民增收。在供应链中游,一方面系统可以帮助配送企业缩短仓储时间,优化配送流程;另一方面,依托该县供销合作社整合各乡镇惠农服务中心资源,增加自有物流车辆,积极与当地快递公司合作,形成了从全国各地物流直通分宜县城各乡镇乃至各村的农村电商物流通道。在供应链下游,系统从基地建设与食品安全检测入手,从源头上解决供应稳定和食品安全问题,保证了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食堂和酒店等消费终端农产品供应的持续性和可溯源性,赢得客户的一致好评。
目前,“菜东家”与国内产品溯源行业的顶尖企业浙江甲骨文超级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发挥各自专业领域的作用,在农产品溯源与市场推广方面实现重大突破。信息技术的使用,避开了传统菜贩收购模式的认知盲区,通过大数据解决了老百姓卖菜难、居民买菜贵、安全性差的难题。
农业高质量发展助增收
在成功打造本地生鲜蔬果从田间到桌面的配送直通平台的基础上,分宜县社通过完善基层服务体系,改进基层组织建设,提升惠农服务能力,扶持特色产业,助力精准扶贫。
服务“三农”,人才是关键。该县社通过人才整合,吸纳了种植养殖行业、农产品收购加工、农机服务、农业保险、农产品包装销售服务、农业技术指导和银行部门等涉农各领域的负责人、专家和技术人员组成“三农”服务团队,打造微信群、行业诚信联盟、技术培训、实地指导等为一体的服务体系,为产业链的各环节参与者提供信息和技术支撑,实现技术服务、信息共享、资源互通。依托信息服务能力,分宜县对全县140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种养技术、市场分析预测、规模化经营、市场销售、电商包装推广、申报国家项目扶持等方面进行贴心服务。通过培训与品牌建设的推广,帮助新注册农产品商标6个,开发葡萄、蜜橘、麒麟西瓜等优质农产品项目30多个。
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该县在钤山、洋江等乡镇探索成立了惠农服务中心。通过大田托管、良种培育、农田改造、农资服务、生产技术攻关、电商销售等手段整合农业生产服务项目,提高综合服务水平。去年,全县大田托管面积已达1.2万亩,对一些撂荒10多年的土地进行了百亩生态水稻种植,在田间安装监控设施,实行有机化管理,订单式销售。分宜县供销合作社还与宜春学院农学院开展院企合作,建立了院企合作再生稻种植示范基地,实现每亩再生稻增产30%的技术突破,千亩再生稻可增收近100万元。
(聂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