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乡村振兴要走低碳经济之路。江阴银行立足“三农”,结合服务小微企业的丰富经验,积极创新绿色金融产品,以金融力量助推企业绿色转型,在乡村振兴中全力打造高质量的“绿色金融引擎”,为农村实体经济发展助入了“绿色动能”。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措施鼓励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行业发展,尤其是《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对分布式光伏设定了超常规发展目标。江苏省的光照虽然属于三类地区,但许多地方企业拥有大面积厂房,且经营情况、用电量条件均较好,是光伏投资的理想地区。
在这一背景下,为帮助光伏企业用好国家政策、积极谋求转型,实现绿色发展,江阴银行根据行业、企业特点创新推出“绿能贷”融资产品,专门服务于满足构建、使用分布式光伏电站且有资金需求的客户。
据了解,作为中长期贷款,“绿能贷”最长可达8年期,而且门槛较低,以光伏电站设备作抵押、追加节能服务合同项下的应收账款作质押,即可发放贷款。该融资产品以一本实实在在的“经济账”,帮助当地企业迅速了打开绿色发展的新局面。
每次查看财务情况,江阴裕林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费炳忠都会向会计多问两个数字,一个是公司用电,一个是国家发电补贴,因为去年他利用自家8000平米的厂房屋顶安装了一个 0.65MW分布式光伏电站,专为公司生产线输入自发电能。
“就跟当初测算的一样,工业用电切切实实减少了,国家发电补贴也按照每度电0.42元的价格,按时结算到公司账户。”费炳忠介绍道,裕林纺织的光伏电站去年9月份正式建成发电,到今年5月份,近9个月已发电475548度,按照工业用电峰谷平均电价约0.85元/度计算,已节省电费40.42万元,加上收到的16.51万元发电补贴,裕林纺织经营成本一下子降低了56.93万元,与节能带来的收益相比较,建设光伏电站的贷款资金成本就显得很是“微不足道”。
费炳忠的账算得开心,看到江阴银行文林支行的信贷员小马,也愈发感到亲切。因为正是小马向他推荐了“绿能贷”,并耐心地测算收益,才让费炳忠下决心使用清洁能源。随着该企业光伏发电项目的建成,费炳忠正全力带领他的企业向节能环保型企业转型。
“多亏了农商银行,让我们这家20年的老民营企业破釜沉舟,淘汰了织布业务,走上绿色发展道路,现在我们正专心致力于品牌服装加工,去年的销售收入已经突破了1亿元!”费炳忠信心满满地向大家介绍了下一步的发展规划,“首次投建0.65兆瓦光伏电站,农商银行的‘绿能贷’资金占总投资额的70%,大大减轻了我们的投资压力,目前,企业的增收降本成效明显,今年下半年,我们还要加足马力,进一步扩大光伏电站的规模。”
“做好‘绿能贷’的关键,是帮客户算好‘绿能账’。”小马介绍说,江阴银行在“绿能贷”产品上市前后,多轮次组织信贷员进行业务培训,除了新业务释义、操作要点等基本培训内容以外,还特别增加了政策风向、户用电站案例剖析等环节,对国家政策、光伏电站收益测算等进行重点讲解,要求信贷员在推介“绿能贷”业务的同时,还要主动地把使用光伏新能源的理念带入千家万户,造福更多企业和百姓。
截至2018年5月末,江阴银行已为12户企业类客户发放“绿能贷”,累计发放贷款13640万元,贷款余额1240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