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省南涧县南涧镇东涌村委会,南涧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用三张办公桌、一部移动营销终端、一台复印机就支起了“流动银行”,把小额扶贫贷款业务搬到了乡村,通过实行“一站式”服务,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户申贷小额扶贫贷款一次办结,开辟了一条金融扶贫新路子。
“流动银行”到基层
今年以来,为切实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申请贷款遇到的诸多困难,南涧联社以“流动银行”的方式,创新小额扶贫贷款发放模式,让山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家门口,即可以办理申贷。
“现在信用社的金融精准扶贫政策就是好,以前贫困户想干点事,苦于缺乏资金,脱贫致富门路少,现在农信社发放扶贫贷款到家门口了,而且金额大、免担保、贴利息,还随用随贷……”家住无量山镇发达村的贫困户李新占激动地说。
“我靠发展种植、养殖业自耕自食,一直处于贫困线上。在信用社5万元小额扶贫贷款的支持下,我租了7亩地,种植了3亩蔬菜、4亩甘蔗,又养了8头肉牛,日子更有盼头了!”南涧镇东涌村的罗荣说。
众人拾柴火焰高
据介绍,在小额扶贫贷款申贷集中攻坚期,农信社、村委会、驻村扶贫工作队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一线干部成为了金融扶贫工作队员。大家业务上互补、工作上互助、生活上互帮,人力资源得到最大程度整合,工作效力得到有效提升,建档立卡贫困户得到最大实惠。
该联社小额扶贫贷款申贷办理程序十分便民,除必须提供户口册外,身份证可通过微信拍照发送给工作人员;若办理人结婚证丢失,不再需要到民政局补办,村委会开具证明即可;若办理人没有在该联社开户,可在放贷时一并开卡。过去,该联社一个客户经理一天只能办理七八户小额扶贫贷款,新模式推开后,一天可办结60户至70户贷款。
精准扶贫“摘穷帽”
南涧联社倾全社之力,一方面,把年内信贷规模向扶贫小额信贷倾斜;另一方面,在特殊贫困户上“一户一策”。
据介绍,有一户建档立卡贫困户2009年在该联社贷款3万,已逾期9年,多次催促后,只还款600元,进入了“不良信用记录”。该联社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户主只需要一次性还清本息,仍然可以向该联社申请到扶贫小额贷款。此外,对共同还款人,该联社不再有具体限制,只要是当地常住人口、有还贷能力,在村委会出具关系证明后,即可作为共同还款人。
据该联社理事长王永鑫介绍,该联社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建档立卡贫困户扶贫小额信贷全覆盖的目标,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用“五个转变”加大信贷支持力度,让贫困户精准获贷、便捷获贷。一是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贷款特事特办;二是信贷业务员由“营业员式服务”向“推销员式服务”转变,主动上门办理业务;三是办理业务由 “单枪匹马”向“团队协同合作”转变,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四是绩效考核由“综合考核”向“新增扶贫专项考核”转变,增强扶贫担当意识;五是跟踪问效方式,由“常规信贷检查”向“从严问责”转变,对完不成金融扶贫的网点,由联社纪委诫勉谈话。
据了解,截至目前,该联社累计发放扶贫小额贷款7016户3.22亿元。其中,今年1月至7月累计发放的扶贫小额贷款为2444户1.1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