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8年8月2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内蒙古农信社上半年“成绩单”出炉
各项数据再度刷新历史记录 贷款总量、增量继续位居全区银行业首位

    本报讯  内蒙古农村信用社2018年上半年业务“成绩单” 出炉,各项指标数据再度刷新历史纪录:贷款总量、增量继续位居全区银行业首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显著增强。其中,涉农贷款投放呈“一多一增两高”特点,小微企业贷款投放呈“四增”特点。

    截至6月末,内蒙古农村信用社贷款总量2966亿元,比年初增加194亿元,增加额比上年同期多增36亿元;新增贷款额占全区银行业新增贷款总量的27.7%,比一季度提高6.4个百分点;增长率7%,比上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高于全区银行业平均水平3.9个百分点。

    作为内蒙古资产规模最大的地方性金融机构,内蒙古农信社的经营发展关乎全区宏观经济成色。上半年经营取得良好业绩,关键还是在于内蒙古农信社重点改革不断向“深水区”挺进。

    上半年,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金融形势和强监管政策,全区农村信用社认真贯彻落实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重点工作部署,全面落实内蒙古农村信用社2018年度工作会议暨纪检监察工作会议精神,以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统筹推进强管理、强风控、强服务各项工作,业务经营运行总体符合预期。

    贷款总量持续增加,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显著增强。一是全力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全区农村信用社加大了对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的信贷投放力度。二是针对农牧业季节性贷款需求,在春耕备耕的化肥、农膜、农药、农机作业等方面加大了信贷资金投放力度。三是积极开展数字普惠工程,根据客户信用程度、贡献度和合作情况实行差别化利率定价机制,提高了农牧民用信积极性。四是广泛推广“富民一卡通”明星产品,加快了农牧民生产经营消费类贷款增长。五是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使信贷资金流向实体经济。

    从一系列具体指标看,上半年内蒙古农信社在支持“三农三牧”和小微企业等方面,表现可圈可点:一是涉农贷款投放呈“一多一增两高”特点。上半年,全区农村信用社累计投放涉农贷款820亿元,比上年同期多投147亿元;涉农贷款累放额占全部贷款累放额的58.4%,比上年同期提高7.7个百分点;涉农贷款余额193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17亿元,涉农贷款占比65.3%,比上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全区统算,实现了涉农贷款“两个不低于”目标。二是小微企业贷款投放呈“四增”特点:累计投放小微企业贷款649亿元,余额达到1710亿元,比年初增加89亿元,增长5.5%。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以下(含)小微企业贷款88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2%;有贷款余额户数28万户,比上年同期多增4.6万户。

    “上半年运行态势良好,各项工作扎实推进,为自治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但应该看到,仍有一些问题需引起重视。下半年,全区农村信用社坚持问题导向,坚定发展信心,抓住工作重点,切实把工作抓出成效。”内蒙古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主任、党委副书记张建成说。

    (内蒙古农信联社供稿)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