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广东省广州市供销合作社积极主动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为农、务农、姓农”职能,多举措破解助农服务基础薄弱、农资流通能力不足、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水平低等难题,在增强助农服务、经营网络、农资农化服务、规模化生产能力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为改变农产品流通业务阵地丢失、基层社历史债务沉重、经济效益不佳等问题,市社积极开展村级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基层示范社改造等,大力支持基层社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300家、区镇级农合联9家,培育出国家级示范社2家、省级示范社48家、广州市示范社20家,涌现出了粤来粤好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康满庭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联合社、黄茅甜笋专业合作社等一批管理规范、实力雄厚、发展活力和带动能力强的合作社,形成了“供销合作社+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有效扭转了农村综合服务缺失、基层社经营困难等问题,增强了为农服务能力。
同时,市社以社有企业为抓手,以社区零售终端网点、采购配送中心和专业批发市场为基础,对接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基地,构建以农产品流通为主导的现代经营服务网络,持续推进基层社改造,拓展服务农民生产生活多样化需求的经营网点,共建成连锁经营和配送网点899家、配送中心7个、各类交易市场4个、仓库27个,连锁经营销售额近20亿元;培育了小鲜驿站、百越、康满庭等农产品流通企业品牌和一批专业合作社品牌。社属广州市星洲源果品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等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生产基地开展产销对接,发挥城市供销合作社的辐射作用,带动农产品产区的农民增收致富。2017年,为顺应电子商务发展新趋势,市社不断推进线上线下联动发展融合的新型营销模式,形成了基于电子商务的新型农业产业服务体系,较好地促进了“农产品进城”,方便了“农资和消费品下乡”。2017年,全市系统实现网上销售额1805万元。
为进一步增强为农服务能力,市社服务功能从农资供应、农资储备向社区农业技术、土壤污染防治、气象、金融服务等延伸。根据市农业种植地区分布情况,在增城、从化、花都、南沙、白云等主要涉农乡镇(区)建设了19家庄稼医院,提供便民、利民、惠民服务,较好发挥了供销合作社在农资流通、应急救灾、市场调节和保障生产方面的基础性作用。 同时,市社还设立了全市首家农合联,引领农业规模发展。8月16日,市社联合1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办了市农合联,注册资金500万元。市级农合联的成立,标志着广州市社系统市、区、镇上下贯通的三级农合联生产经营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将有效解决以往单一合作社发展规模小、产业链短、经营层次低、竞争力弱等问题,有助于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为实施乡村振兴、助农增收致富发挥更大的作用。
(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