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枣阳农商银行创新服务模式,大力推广“助保贷”,破解农民贷款难。三年间,累计发放助保贷2.68亿元,支持养殖专业合作社30个、家庭农场913个,带动5000余户农民走上致富之路。
困局:
农民贷款难、银行难贷款
湖北省枣阳市是农业大市(县),据统计,全市从事养殖业的农户达3000多户。在传统鱼、鸡、猪养殖基础上,孔雀、山鸡、豪猪、稻虾、观赏鱼等特色养殖迅速兴起。尽管养殖产业正蓬勃发展,但该产业动辄几十万、上百万元的经营性资金需求让养殖户犯了难。
“缺乏抵押物、抗自然和市场风险能力弱、信贷风险规避难度大,是养殖户贷款难的关键。” 枣阳农商银行董事长陈文山说,在“助保贷”开办之前,也有该针对养殖户发放的小额农户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等信贷产品,但由于贷款逾期率高、风险大,不得不对此类贷款持审慎态度。
农户贷款难,银行难贷款,是现实存在的困局。枣阳农商银行一班人清醒认识到,农户日益增长的资金需求与农商银行信贷风险控制正在激烈的碰撞,眼下亟须出现一个有效解决矛盾的载体。
破局:
在第三方担保上做文章
贷款难,难在风险控制。如何破解这一困局?枣阳农商银行组织信贷部门人员,深入养殖户家中,全面调查走访。经过反复研究,决定在第三方担保上做文章,解决农户缺乏抵押物的硬伤。
2015年10月,枣阳农商银行从湖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200多个信贷产品中,遴选出“助保贷”这一新产品。这是一款根据由单位或个人出资建立的基金作担保,向借款人发放的贷款,当借款人贷款出现风险时,用助保基金进行风险补偿。
“助保贷”以农商行+养殖协会+公司+农户模式运行,由襄阳楚天正大饲料有限公司注入200万元担保基金,放大5倍为枣阳市水产畜禽养殖行业协会近千名会员提供担保,单户最高贷款额为50万元。
“想不到,没有抵押还能贷到几十万元!”2015年11月,从事生猪养殖的七方镇隆兴村农民祝英文,从枣阳农商银行获得30万元“助保贷”支持,标志着枣阳农商银行首笔助保贷成功发放。经过三年发展,祝英文现已拥有存栏500头的生猪养殖家庭农场。
正是引进了襄阳楚天正大饲料有限公司这样的“第三方”,枣阳农商银行 “助保贷”运行良好,风险可控,农民贷款难的问题迎刃而解。
结局:
实现多方共赢
“如果没有农商银行的贷款支持 ,我可能还在为债务东躲西藏!”3年前,枣阳市七方镇王庄村四组农民吴海涛,由小包工头转型养殖观赏鱼。由于自有资金不足,加之养殖经验缺乏,鱼苗存活率极低,当年亏损60多万元。
枣阳农商银行客户经理经过调查后,认为观赏鱼市场前景好,为吴海涛发放40万元“助保贷”,帮他重新启动了养殖场。短短两年多时间,吴海涛成为观赏鱼产销的行家里手,他的商品鱼游进了北、上、广大市场。不但还清了所有债务,还带动同村13户农民养殖观赏鱼,年产值达720万元。
“吴海涛只是枣阳农商银行‘助保贷’受益者的代表。”枣阳农商银行行长任世程说,农商银行支持各类养殖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达近千家,直接或间接带动5000户农民走上了养殖致富路
“助保贷”开办以来,实现多方共赢,助推了养殖产业的发展。近三年间,无一笔不良贷款,农商银行有效控制了贷款风险,农民不再为经营资金发愁,担保方也通过销售饲料获得了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