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山西省大同市绿地世纪城小区的居民,出门时都顺带将家中的垃圾分分类,再送到位于小区大门内东侧的垃圾回收站,拿出一张卡片在智能可回收箱的感应区刷一下,再将手中的分类垃圾分别投进不同的垃圾箱。
去年以来,山西省大同市供销合作社引进社会企业——绿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有限公司,实行股份制合作,共同打造“互联网+智能垃圾分类”废品回收绿色发展新模式。项目选择在建筑面积为2万平方米或常住居民200户以上,并可提供40平方米建设空地的社区,无偿建设200个再生资源回收站(亭)。 目前大同市已在绿地世纪城等小区确定了10个回收站。通过再生资源绿色环保回收站的建设,大同市将逐步形成社区回收、市场集散、加工利用为一体的环保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在绿网公司的再生资源回收站,废品回收明码标价,不但收购废铜烂铁,还收购回收价值比较低的衣服、木头、旧棉被和玻璃以及电池、荧光灯管等污染环境的废品。居民在这里将分类废品投入垃圾箱后,再通过绿网公司发放的回收卡积分,然后再换成钱,也可用积分换生活用品。
据绿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公司的工作人员介绍,再生资源社区绿色环保回收站采取全封闭式回收,日收日清,不产生二次污染,不产生噪音,不产生异味,解决社区因废旧物品导致的脏、乱、差问题。为了方便居民,特别是老弱病残的居民,绿网公司还开展了上门收废业务,开设在线(微信)交废和免费收废热线,根据互联网后台传输回的信息及时上门回收。
绿地世纪城小区居民刘阿姨说:“回收网点的设立还是非常方便的。以前,收废品的小贩收购物品单一,旧衣服找不到渠道处理,想低价卖给收废品的,人家不要,没办法,只能丢进小区垃圾箱。尤其是电池、报废电器等,对环境会产生极大危害,现在她只需要给小区里的回收站打个电话或者发个微信,几分钟后就有专人来把垃圾收走。”
据了解,为进一步提高再生资源的加工利用能力,目前大同市社和绿网公司正在建设废品加工利用基地。该基地占地17亩,分为塑料原料分选车间、破碎清洗车间、塑料造粒车间、农膜预处理车间,车间内全套设备采用模块化设计,自动化程度高,拥有100余项国内专利和2项美国专利,并通过高科技手段解决了传统塑料清洗加工环节的污水排放污染环境问题,这一系列设备还被列入工信部推荐目录。该项目建成全部投产后,按年产2万吨规模计算,年产值约为1.4亿元,可为国家创造税收每年约3000万元,企业年盈利可达1300余万元。当垃圾分类不再是赔本买卖,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就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郎卫国 余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