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屏南县,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之一,福建省扶贫开发重点县。
“如何在脱贫攻坚过程中,更好发挥金融作用?如何探索适合当地社会经济情况的金融精准扶贫模式?”在福建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的指导下,在当地党政、人行、银监等部门的支持下,屏南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围绕这一重要课题,争当金融扶贫主力军,以金融力量推动当地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同时,不断丰富村民精神粮仓。
截至2018年6月末,屏南县农信联社贷款覆盖面50.38%,位居福建农信系统首位;累计贫困户授信1240户,授信金额1.02亿元。其中发放建档立卡扶贫贷款户数934户,金额5852.47万元,发放的精准扶贫贷款占全县金融机构的90%,有信贷需求的贫困户授信满足率基本全覆盖。2017年全县通过金融扶贫实现1042户、4127人脱贫,占贫困人口总数54%。
金融精准扶贫“富口袋”
(一)党政联动夯基础
党政联动搭平台,树框架,抓重点,成为确保扶贫政策落地的前提。屏南县农信联社坚持党建引领,多方合力,精准对接,建立“县联社党委+县级党政部门”“县联社党委+基层社党支部+乡镇党委”“基层社党支部+村‘两委’”三方联动共建机制,撬动多方扶贫资源精准使用。
县级联动方面,注重与扶贫办、团县委、农业局、科技局、林业局、白水洋管委会等联动,促成县政府出台《屏南县创建“生态金融·绿色农信”示范基地实施方案》,与扶贫办联合制定《金融扶贫精准到户工作实施方案》,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等,成立了“生态金融·绿色农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为组长,将领导小组办公室挂靠屏南联社,细化了具体措施和支持保障政策,挖掘多方资源精准使用。
乡镇联动方面,结合各乡镇产业、贫困户特点,与全县11个乡镇联合制定金融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选派农信社网点负责人担任乡(镇)长金融助理,优秀青年到乡镇团委挂职,列席乡镇部门相关经济会议,畅通信息联动机制。
村级(社区)联动方面,建立《共建共谋真扶贫工作方案》,支部挂点联系扶贫开发重点村,与省市派第一书记联动开展“共建共谋”活动,同时通过与社区支部共建等方式,推进扶贫重点村经济发展。
(二)党群联动“553”
“金融扶贫工作需要因乡制宜、因村制宜,甚至因户制宜。”屏南农信结合贫困户现状,对贫困户实施分层管理,实施“553”金融扶贫模式即:针对一般贫困户、有生产经营劳动能力贫困户及扶贫示范带动户,分别给予5千元、5万和30万元的授信及优惠利率贷款扶持,并创新配套产品推出“精准扶贫―福泽卡”“造福工程―福鑫宝”“扶贫支农再贷款―福农宝”等利率优惠产品,担保模式可采用信用免担保、亲情连带担保与小额促进会或惠农担保公司(当地财政注资政策性支农担保公司)。
同时,采取“建档、评级、授信、收集材料”等“四步法”实施整村推进,为有信贷需求的贫困户发放贷款授信意向书,实施预授信三年,贫困户随时凭授信意向书,到农信社办理贷款,通过整村推进形式对贫困户深度建档实现100%。绿色产业扶贫模式,打造贫困户立体式成长链条。
(三)党团联动“2+1”
屏南农信社设有13个网点遍布各乡镇,现有员工141人,平均年龄33岁,领导班子平均年龄40岁,是一支充满活力和年轻的团队。2011年屏南县联社成立团总支,曾荣获“福建省五四红旗团总支”。
教育助学帮扶。2016年,屏南联社与关工委、教育局等部门携手,在原有发放当地100%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基础上,建立了“2+1”教育扶贫模式。“2”即对贫困大学生发放生源地助学贷款,并结合需求配套“圆梦卡”,全方位满足贫困大学生就学、创业及临时性生活消费等资金需求;“1”即借助福万通慈善基金平台,给予贫困生捐助。至2018年6月末,屏南农信社发放圆梦卡2026张,授信7424.8万元;累计发放生源地助学贷款4556.54万元,支持2644户贫困生圆大学梦;并向64名贫困生发放慈善基金。
青年创业帮扶。组织团总支与团县委、人行对接,连续六年开展“青年示范户评选”活动,对信用度较高的示范户、标杆户给予无抵押无担保低利率的优惠贷款,同时充分利用联社微信平台,为每位示范户创业项目、产品等进行宣传,让更多信用青年得到实惠,营造信用氛围。
四方联动服务。屏南农信联社党委充分发挥党建带团建联动机制,培育年轻员工,努力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有情怀、有责任、有担当的农信“铁军”。把团总支中的优秀员工充实参与党支部开展学习教育活动,通过学思联动、新老联动、内外联动、业务联动四方联动,知行合一,引领金融扶贫创新服务。
金融文创扶贫“富脑袋”
扶贫需“扶智”,更要“扶志”。屏南县农信联社依托县委县政府文创扶贫大平台下,在福建省农信联社党委指导下,在艺术批评家程美信老师的大力支持下,于2016年10月,成立第一个屏南农信书屋,2018年相继在双溪薛宅建立农信书屋,并着手策划“党建引领+古村文化+农信元素”三融合的活动,让更多村民看书不用再到城里,不断丰富村民精神粮仓。
(一)党政联动聚合力
通过党委共建、支部共建等形成合力,增强社会推动力。实现文化资源共建共享,合力推动书屋长久运作。如屏南联社党委与屏南广电局开展共建活动,在薛府“农信书屋”成立宣传信息社团,在农信书屋开展宣传信息沙龙活动;与团县委联动,开展青年志愿者摄影培训等特色学习,第四支部与双溪二中开展党支部“结对共建,好书分享”共建活动等,丰富支部活动;组织农村中小学学生游学活动。
(二)党团联动请进来
赠送书籍,奉献爱心。自厦地“农信书屋”启动以来,屏南农信社党委组织全体党团员开展爱心公益赠书活动,将家里的旧书捐赠出来,充实农信书屋。同时由农信社出资为书屋购置了党建类、金融类、经济管理类、互联网、哲学类以及种植养殖等实用技术书籍,满足各类读者的阅读需求。
志愿服务,做好管护。由团总支牵头,组织团员利用闲暇时间,分批到农信书屋摆放书籍,建立图书电子档案等,认真做好书屋日常管理工作。
活动分享,增强活力。屏南农信社充分发挥党建带团建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农信书屋”的文化功能和育人功能,把读书活动寓于“农信书屋”建设之中。如与福建省联社机关部门互动,开展“书香农信迎五四,文化陶冶正当时”五四青年节主题活动,引导员工走进书屋学习交流。
(三)党群联动走出去
发挥“垄上行”金融服务队作用,推动书屋运作力。实行“一季一主题、一月一活动、一周一日行”制度,围绕“春耕备耕季、生态旅游季、青春创业季、情系夕阳季”四个主题,针对不同客户群,加大书屋宣传力度,引导群众热爱读书,以文化人,振兴乡村,不断扩大“农信书屋”的社会影响力。例如,春耕备耕季,开展“金融服务进乡村,春耕备耕促生产”主题活动;生态旅游季,以“到白水洋清凉一夏”为主题,针对游客,借助书屋平台,大力宣传推广优惠“清旅卡”,让更多游客得到实惠;青春创业季,与县直机关委员会、教育局、社科联等单位共同举办开展“校园科普·耕读乐”走进屏南中小学校园主题宣传活动、“学习宣传十九大,共建美丽新屏南”大型巡回展以及关爱贫困学生“微心愿”活动,为贫困学生赠送书籍;情系夕阳季,与老干局、老人协会联动,开展2017年敬老月活动”,开展读书分享会,让老年人畅享读书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