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一晃我在供销合作社已工作了35个年头。作为供销合作社发展的见证者、亲历者,在我的心目中,农村是供销合作社成长的“根”,供销合作社是农民依赖的“家”。
“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是供销合作社的首要任务,也是一代农村人温暖的记忆。供销合作社的三尺柜台里,有生产用的五金、电料、农具、种子、化肥,有生活必需的油盐酱醋茶、布匹、针织、衣物,有儿童喜欢的文具、玩具、糖果、小人书……供销合作社是当时农村人唯一的百货商店和购物天堂。
供销合作社也是我儿时最向往的地方。那时,“鸡屁股”就是银行。家里少了油盐酱醋茶,大人就会嘱咐孩子到供销合作社卖些鸡蛋,买回这些生活必需品。当时,卖鸡蛋是我最乐意做的事情,因为能半道“骑驴”,偷偷花几分钱,买几块水果糖解解馋。当时鸡蛋1斤0.69元,一个鸡蛋大约能卖6分钱,抵1个孩子一个月的学费。所以,孩子上学缺了纸笔,口袋装上一两个鸡蛋,到供销合作社去换购学习用品也是常事。
生产队年终决算分红,正好赶上过春节,此时的供销合作社最为忙碌。四面八方的老百姓都会涌入供销合作社的商店,人挨人、人挤人,抢购年货。扯块布做衣服,买根红头绳扎辫子,买点心、糖果,打酱油醋……那时的供销合作社别提多热闹了。由于物资匮乏,许多东西都要凭票购买,限量供应,供销合作社就成了人们眼中的“香饽饽”。在供销合作社工作,也非常让人羡慕。
1980年以前,干鲜果品、畜产品、中药材、废品破烂、天上飞的及地下跑的供销合作社收购站统统都收,一年四季忙个不停。那时的供销合作社就是农民创收的“小金库”。大人们割荆条、编筐子,孩子们编草帽辫、采药、采蘑菇、捉蝎子……只要能卖钱,大人、孩子就“见钱眼开”,乐此不疲。小学五年级的秋假,我捡了1000来斤的橡碗,卖了50元,父亲别提多高兴了。他花34元在供销合作社买了一辆独轮手推车,还奖励了我一件秋衣,令我至今难忘。
在那时,猪称得上是农家的“活财神”,交售肥猪是农家的一件大事。到了供销合作社收猪的日子,得起早排队交售。过磅时,如果猪不到121斤,就得不到100斤奖励粮票、2尺布票和2张工业券,属“等外猪”,价格也低,主人只能无奈地把猪赶回去再养个把月。谁家交售的猪如果打了个好等级、卖了个好价钱,如愿以偿,主人就会感到很自豪,高兴地给孩子买半斤动物饼干、几块糖,心里美滋滋地跟过年一样。
当时,为了方便农民买卖,供销合作社职工常常开着拖拉机、背着背篓、挑着扁担走乡串村上门服务。“一手买,一手卖”“送货不怕路途远,翻山越岭过大河”,供销合作社人就是百姓眼里的“新货郎”。那时的供销合作社,没有伪劣假货、没有价格欺诈,和老百姓心连心。
机缘巧合,1984年,在农技校毕业后,我也被招工到家乡的熊儿寨供销合作社。当我接到上班通知时,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
最初,我在供销合作社收购站工作。收购站站长姓杜,1949年出生。从部队转业到供销合作社工作,干事认真严谨。在业务上,杜师傅是一把好手,皮张收购比赛曾得过平谷县社系统第一名,在北京市供销合作社系统也小有名气。一次,杜师傅带我去河北涞水县罐头厂联系大桃销路,到了房山张坊时天色已晚,去涞水的班车没了。若租个三轮摩托车,20来里路就要15元。师傅舍不得花钱,一跺脚,走。师傅敬业,跟着他外出风餐露宿,有时一天也吃不上一顿热饭,没少吃苦头。老一辈供销合作社人早上一头雾水、中午一身汗水、晚上一脚泥水的“三水精神”赢得了农民朋友的真诚信赖,也让我受益匪浅。
在供销合作社,我当过收购员、出纳员、主管会计,辗转多地担任基层社主任、区社直属企业领导等。2011年,我被调入平谷区社机关,成为一名政工和宣传干部。其间,我在供销合作社经历了风雨,也见到了彩虹。
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的大门敞开,各种商贩、商店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供销合作社从“唯一”变成了“之一”。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供销合作社遭遇了寒冷的冬天。一时间,在百姓的眼里,曾经辉煌的供销合作社到了“鞋儿破、帽儿破,哪破哪里就是供销合作社”的地步。
选择坚守的供销合作社人没有被困难吓倒。党中央、国务院1995年、2015年先后出台了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决定,旨在把供销合作社打造成全国性的为“三农”提供综合服务的骨干力量。供销合作社以坚毅的步伐健全组织,大力实施“新网工程”“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大力开展土地托管、股份合作、电子商务、仓储物流、休闲观光、乡村旅游、合作金融、养老幼教、劳动就业等多种服务。平谷区社不但成为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先进单位”,还荣获“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先进集体”称号,传统的供销合作社又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我是一粒种子,有幸在供销合作事业这片沃土中成长。改革开放40年,供销合作社“一手托两头”,离农村最近、与农民最亲、为农民服务最好。新时代的供销合作社人,再续 “背篓”“扁担”创业精神,转变角色、创新服务方式,做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勤务兵”,做助农增收致富奔小康的引路人。在新时期,一定会再创供销合作社的新辉煌!
(作者单位:北京市平谷区供销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