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八届(2018)中国农村金融转型发展论坛”上,常山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余荣华从“品牌定位”“服务定位”“员工定位”三个方面,为现场嘉宾作了一番细致生动的经验分享,并总结出打造“邻居银行”品牌的三点经验:
县域金融差异化服务至关重要,要打造一个可以引发社会共鸣的品牌;服务底层客户是普惠要求,更是一种责任担当,要让更多的金融资源倾向于普通老百姓;员工与服务对象年龄错位问题不容忽视,要不断给员工尤其是年轻员工提供走出去的平台。
回归农商本源
用邻居情怀凸显差异化服务
一个“邻居”品牌,用邻居情怀做民生金融。“带着责任做银行的事、带着情怀做百姓的事”。常山农商银行科学研判经济形势,正确认识自身定位,坚定回归“三农”,坚守“三农”情怀服务民生。将“远亲不如近邻、服务零距离、帮忙最快捷、信息最对称”等“邻居”所具有的特点融入日常经营管理中,设立邻居银行品牌相应指数,并下设“便捷指数、互动指数、贴心指数、黏合指数”四大子指数,来检验每个网点的品牌响应指数推进情况,以此作为扎实推进20多项基础普惠业务的手段。坚持做到以“邻居”的身份去为客户服务,将传统的信贷关系转变为邻居关系,在常山人民心中树立起一道亮丽标杆。
一张“邻居卡”,让常山人乡愁牵挂。2016年,针对常山在外来务工经商人员较多,在他乡、牵挂家人、思乡之情浓厚的“乡愁”特点,创新推出以具有常山特色的胡柚元素为卡面背景,集金融理财、交通、旅游、商户联盟、菜篮子、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邻居卡”,是浙江农信系统唯一一张与企业文化、品牌关联的本地特色卡,让邻居银行品牌建设更具“辨识度”及“传唱度”。自发行以来,邻居卡共发放3.56万张,卡内存款余额5.28亿元,卡均存款1.51万元。
服务最基层
实实在在践行普惠精神
一项信贷方针,坚持“做小做散、以小避险”。调整战略定位,推行“做小做散、以小避险”的信贷方针,并每年将30万元以下个人贷款、500万元以下企业贷款增速高于贷款平均增速作为年度工作目标来落实,让更多的信贷资源向基层百姓倾斜,连续与当地政府开展“推金融普惠促农民增收”和“助万众创业 推乡村振兴”工程,为做深普惠金融再部署、再发力、再升温。2018年5月末,个人贷款户数达到26589户,增加12900户;个人贷款覆盖面达到24.55%;30万元以下小额贷款不良率为0.49%。
一张网格,网住客户、精耕细作。将全县14个乡镇街道、8个社区、180个行政村划分成网格,每个网格落实责任支行和责任人,实行定格、定员、定责,确保“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与社区开展政银合作,选派员工到社区担任社区主任助理,并借鉴保险公司职场经理三级营销模式,设立一名网格主管,主管下面设2-5名网格客户经理,再由网格客户经理自己去发展社区联络员,实行层层拿绩效、层层出成效。已组建社区联络员71名,组织存款1318万元。同时,试点与社区以“积分兑换实体店”的形式开展合作,通过选址建设社区“金融超市”,整合金融服务、积分兑换、房屋中介、便民服务和部门合作五大功能,打造供社区居民交流、活动和工作的生活平台。
一家“好邻居·丰收驿站”,让村民办理业务足不出村。在全省农信系统率先成立村级(社区)金融事业部,专营村级(社区)金融业务,在全县188个行政村和社区建立网点设置不遗漏、服务辐射不交叉、服务能力相匹配的网格化渠道体系。“好邻居·丰收驿站”建设被纳入常山县政府2017年度十大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以第三方机构的形式参与全县村级(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切实将“好邻居·丰收驿站”办成“为民办实事”的一个窗口、“普惠金融”和“邻居银行”品牌的一个缩影,成为当地百姓家门口的金融超市。2018年5月末,“好邻居·丰收驿站”覆盖面达106.38%;基础金融入村率达68.29%;电子银行替代率达88.06%。
打造服务“三农”队伍
引导员工归根、扎根、深耕
一件红马甲,让队伍归心扎根。组织“好邻居·红马甲”队伍,让队伍归根。“好邻居·红马甲”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各类公益活动。积极参加创国卫、五水共治、危旧房治理改造、抗汛救灾等重要活动,在常山大地上形成一片“满城尽是红马甲”的亮丽景象,也让“好邻居·红马甲”成为一支“进得了机关大院、舞得上居民大妈、下得了田间地头”的流动服务队。2018年5月末,“好邻居·红马甲”队伍已开展各类活动996场次,受益群众累计达20.5万人。“好邻居·红马甲”连续二年被评为常山县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和衢州市文明创建最美志愿服务队。
一堂“好邻居·金融夜校”,让“村村通”变“村村懂”。开展“好邻居·金融夜校”,让队伍扎根。在全行范围内选拔专业讲师团,搭建起了员工与群众之间的沟通平台,向群众普及基础金融知识,畅通服务渠道,实现由“村村通”到“村村懂”,再到“人人用”的完美转变,也让员工能够真正放下身段,沉下心来,扎根“三农”。2018年5月末,共在社区和行政村开课1292场,参与员工7359人次,向12.26万群众普及了基础金融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