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农业发展进程明显加快,如何解决农产品“卖难”,提高农产品的流通效率,避免农产品流通不畅造成的农户增产不增收、“菜贱伤农”事件发生,已成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供销合作社系统围绕农产品“卖给谁、谁来卖、怎么卖”等问题,通过搭平台、建物流等多种途径,探索和创新产销模式,全力做好产销对接。
北京平谷区社
助力“产+销” 让大桃卖出好价
本报讯 大桃产业是北京市平谷区农业发展的主打产业。平谷区供销合作社以桃为媒,以为农服务为己任,多措并举全力营销平谷大桃。
在生产中,平谷区社发挥农资连锁营销网络优势,将农资配送到果农的桃园,并积极与区果品办、科研院所、有机肥生产厂家等单位合作,开展土壤改良菌剂、测土配方施肥、配方用药等技术推广工作,让土壤吃上“营养套餐”,让果农生产出耐储、高品质、好味道的平谷甜桃,助力平谷精品大桃标准化生产。
在销售上,平谷区社成立了专门的大桃生产营销组织,统一协调、运作大桃生产销售工作。区社以8家果品产销专业合作社为依托,拓展外埠大桃销售网点15家,并在市内70余家超市开展大桃销售活动。同时,携手京东、顺丰快递在区内的30余家“供销e家”乡村店,设立大桃收购和网单签约配送点。此外,区社以花为媒,协办“情定桃花”大桃认购活动,全力推介平谷大桃,促进休闲旅游与大桃销售的融合,并利用“供销e家”电商平台,及时发布大桃供求信息,多渠道构建平谷大桃销售网。
目前,平谷区社系统已销售精品大桃8千余箱,销售额达40余万元;组织收购果汁、罐头桃220万公斤,助农增收350万元。
(安有平)
福建上杭县社
发挥资源优势 助力农产品“走出去”
本报讯 福建省上杭县供销合作社发挥系统资源优势,从对接生产基地、搭建服务平台和构建物流体系等方面助力农产品产销对接,助农惠民措施有力有效。
上杭县社积极搭建销售服务平台,在供销大厦一楼设立上杭县“一镇一品”农特产品展销中心,展销具有上杭县域特色农产品品种300余种。设立农产品安全检测室,对所有进驻的农产品进行农残等检测,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同时,开通“供销e家”县级运营服务中心“供销物联网”,着力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企业、种养殖大户等与“供销物联网”进行对接。目前,已入驻企业162家,已建设5个乡镇级服务站和5个村级服务点,逐步构建起了县、乡、村三级电子商务服务体系。为加强产销衔接,推动品牌创建,增加优质农产品供给,提高产品知名度,县社还积极组织萝卜干、茶油、梅子干等具有上杭县域特色的农特产品参展上海世博会等,以“走出去”的形式帮助上杭涉农企业加强与其他省市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的广泛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打通了上杭特色农产品的对外销售渠道。
为加快构建农村快递物流服务网络,建立“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县社积极整合县内中通、圆通、百世(汇通)、韵达、天天5家快递企业,注册成立了“上杭通世达物流有限公司”,于5月30日正式签订协议,目前已正式投入运营。
(张翠玲)
贵州罗甸县社
电商搭台 黔货出山
本报讯 7月19日,由贵州省罗甸县供销合作社牵头组建的罗甸县电商办会同迎香公司工作人员兴高采烈地将2万余斤火龙果装上冷藏车,第一批“长寿之乡”火龙果预计40个小时后可到达北京市场。
今年以来,罗甸县电商办与迎香公司围绕打造“迎香牌”特色产品目标,积极与县外销售企业和电商平台对接联系。6月初,迎香公司与北京中商惠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签订了火龙果销售合作协议,罗甸县沫阳镇副镇长、麻怀村第一书记王凌负责与北京市场对接、联系生产基地。县电商办积极为农户解决困难,将两个8吨的冷库用于储藏收购火龙果,及时发布收果信息,得到多家火龙果生产基地和专业合作社的响应,此次销售的火龙果就来自于金顺火龙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八总乡康旭火龙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等十余家合作社。据悉,此批罗甸红心火龙果于7月21日下午进入北京,22日通过中商惠民电子商务公司线上线下促销,真正实现了“黔货出山”。
(王朝菊)
陕西渭南市社
走进嘉兴推动产销深入合作
本报讯 为促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东西部农产品流通网络,实现产销精准对接,陕西省渭南市供销合作社、市贸促会于7月19日—21日,组织全市9个县、市、区的2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企业、电子商务公司走进嘉兴水果市场,积极推介白水苹果、大荔冬枣、临渭葡萄、华洲蔬菜等60余种农特产品。
在为期两天的对接洽谈中,渭南市参会单位分别走访了嘉兴水果市场、嘉兴食品电商产业园、嘉兴蔬菜市场、嘉兴多德福干货市场4家大型果品市场,共对接经销商200余户,促成冬枣、葡萄、李子、西红柿、杏、红黄梨、小米、青皮核桃、猕猴桃等产品的购销意向,达成采购合同金额近5000万元。本次对接活动进一步推进了渭南、嘉兴两市企业贸易合作、互利共赢,推动了渭南农产品在华东区域的产销贸易合作向纵深发展。
(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