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农村电商有个响亮的名字——供销村头店。十里八村的每户人家中,至少有一个人的手机里有一个与供销村头店相关的微信群,如“东明供销村头店—菜园集阵石占村”“东明供销村头店—刘楼镇小路店村”……7月18日20时30分,忙了一天的80后、东明供销村头网络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杨丽娜,还在加班盘库,一说起东明县供销村头店,便打开了话匣子,如数家珍。
成立于2015年12月的东明供销村头网络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从2017年中旬开始创新电商运营模式。杨丽娜介绍,东明供销村头网络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主要是利用供销e家、社群等线上平台,与线下村级实体店进行互动,辅以自建农村物流体系,为农户会员提供日用消费品、农资、金融、快递、就业、农产品上行等生产生活服务。
这一高效而接地气的农村电商探索,效果“惊艳”。东明县供销合作社副主任郭丽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道,2018年1月至今,村头网公司销售额就达5200多万元,其中农资产品销售收入占55%;输出贫困家庭劳动力2800余人,帮助1500多人到平台参与创业,服务于周边近35万农民,有效促进了东明县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打造了乡村振兴“东明农村电商新模式”,加快了县域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步伐,并先后被评为全省电子商务双创之星、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2017年度县域落地模式成功亮点项目。
“化零为整”还富于民
东明县沙窝镇王辛庄50多岁的穆冻枝,在成为供销村头店店长之前,还不会使用手机聊天、上网。经过东明供销村头网络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团队的耐心指导,到现在已经能够熟练使用智能手机。仅仅两天就靠一部智能手机卖了80多提纸和其他商品,利润达900余元。刘楼镇樊庄村女青年崔晓利双腿残疾,只能依靠轮椅行动,去年开起供销村头店以来,每个月靠一部智能手机销售商品8000余元,利润达2000余元……
这只是东明供销村头网络信息服务有限公司通过发展农村电商、带动创业的1500多人中的一个缩影。就靠小小的供销村头店,如何做到一年之内迅速复制到248家,并且带动了当地消费和农产品上行,带动了创业农户的精气神儿?
东明供销村头网络信息服务有限公司采取“三零”“三不限”合作新模式,不仅迅速布点,还能守点再壮大。一是零成本投入,提高村民参与创业积极性。东明供销村头网络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帮助村民免费铺装货架以及货品,村民无需掏一分钱就可以当老板,加入门槛降到最低,极大地激发了村民的创业热情。二是零风险经营,免去村民后顾之忧。所有产品库存由东明供销村头网络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管理承担,店主无需专门安排仓库存货,也没有压货资金风险,可以放心大胆经营。三是零距离就业,创造村民创业便利条件。对合作的村民实行“三不限”政策,即不限年龄、不限性别、不限学历,在家里就可以参与这项创业,真正实现“零距离创业就业”。“三零”“三不限”方式极大带动了村民自主创业就业,让供销村头店在东明村头“开花”,也加快了脱贫致富的步伐。
社群搞定商品上下双线流通
5月8日,全国供销e家互联网村店打造及运营研讨会在东明县举行,就东明县农村互联网村店如何利用社群引流解决村店无流量问题,如何利用无人货架实现村店有效管理和调动积极性问题,以及在农村生活场景下如何降低村店管理成本和新零售网络供应链组织等问题进行现场学习和讨论。
已成为东明农村村民贴心管家的东明供销村头网络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之所以能够成为此次会议聚焦的重点,是因为其实行“社群+无人货架”线上线下模式相结合。线下,村民在供销村头店内可通过无人货架扫码自助下单,方便快捷;线上,村民通过社群、供销e家手机端、PC端等多种在线方式选购自己需要的商品。村头店有货的直接配送,没有的商品在48小时内配送到家。
在这一供销过程中,社群发挥了真正作用。杨丽娜介绍,所谓社群,就是通过村头店店主社交圈引流进入社群平台,先发展线下会员,逐步过渡到线上,目前以微信群为主要形式。通过社群运营中心发布的供销信息,会瞬间扩散至248个社群,随即经过村民进行二次传播迅速扩展至全县几十万村民。
7月19日早8点,东明集镇袁长营村供销村头店店长王莹莹不仅在实体店开门营业,更在“东明供销村头店-东明集镇袁长营村”微信群里上起了班。8时25分,她@所有人,发布了今日推荐——“天热了都不想做饭了,省事一点就吃酸辣粉,这款酸辣粉5元一桶,成箱要55元一箱12桶。可以用红包预定,很好吃啊!”不少群成员在群里用红包下单后,便足不出户等待送货上门。
“这只是商业服务,还有农产品上行方面,村头店的作用就更大了。”杨丽娜介绍,4月29日18时30分,长兴集乡东黑岗供销村头店店主崔英反映本村农户家中有大量蒜苔滞销。东明供销村头网络信息服务有限公司运营中心在接到消息后,第一时间安排人员赶赴农户家中对商品进行拍照,当晚20时便对蒜苔进行网络销售,截至第二天下午2时,仅用了18个小时,便将2952斤蒜苔全部售空。
“我们现在虽然做的量还不是很大,但是已经尝试走通了这条路。村头店的店主最清楚本村有什么农产品,由他们作为中间桥梁提供农产品信息,公司进行销售、配送。”杨丽娜坦言,我们做这一块最大的感触就是,老百姓不用再在天寒地冻的时候摆摊,不用再在炎炎酷暑的日子里受罪,供销村头店的价值就在此,每个村头店店主都有这样的使命与责任,才让我们有这样的决心扎根在村里,一心一意服务农民。而对于大批量、本地无法消化的农产品,则通过供销e家全国性平台,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销售。
郭丽华介绍,目前东明县供销合作社还组织长兴基层社开展1800亩的小麦良种繁育,届时种子也将销售通过供销村头店进行销售,农机服务也将通过供销村头店开展。
无人货架可让农民眼见为实
在供销村头店,线上社群、线下店铺互动融合。而无人货架就是供销村头店探索农村电商的一个新尝试。
在每个供销村头店的一角,都有一个橘黄色标牌的无人货架,写有“MINI CO-PO”标识。这也是供销e家新商业板块2017年重点孵化的“社群+无人货架”业务模式。
“我们不是那种纯无人货架,那种不适合农村老百姓。这种无人货架只需要很小一块面积,村里老百姓可以直接过去用手机扫码购买,不会用手机的可以找店主。”杨丽娜认为无人货架对于村头店尤其是农村电商来说“非常有必要”。她说,农村电商不好做的原因之一,就是老百姓不相信看不到的东西。这种无人货架虽小,但是却打消了这个顾虑,也解决了农村老人在家不会下单购买的问题,否则,农村电商还是飘在空中,只能服务咱们这些会用手机的人。”记者还发现,不同供销村头店的货架商品都不一样。原来,这些商品都是根据每个村店社群内的线上商品销售数据,而专门配货上架的。杨丽娜说:“咱们是根据老百姓需求定制的,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
与此同时,东明供销村头网络信息服务有限公司还配套加强了物流配送环节。目前,县级物流运营中心共有物流专用配送车5辆,15个乡镇实现物流中转配送车辆全覆盖。通过专用配送车辆从县级物流运营中心发货,利用村镇合作店物流中转,同时结合当地配送员,扫除农村物流盲点,解决农村物流网点少、效率慢问题,真正做到打通东明农村电商“最后一百米”。
“传统的销售是等老百姓上门,我们是利用线上线下互动,把村里老百姓都圈在一起,用心服务。”杨丽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