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8年7月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农资企业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 本报记者 焦自宣

    近年来,随着农民种植水平的不断提升,各地不同作物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丰产。伴随着丰产而来的,是供给过剩造成的农产品滞销问题,几乎每一种作物上市,都能够听到关于“滞销”的传闻,严重制约着农民持续增收和各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产品滞销只是当前我国农业区域发展不均衡所呈现出来的问题之一,为解决这些问题,我国政府也制定了很多方针政策,提出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资行业作为非常重要的支农产业,其行业的发展与农业的发展紧密相连。农业的发展受到制约,农资行业的发展也将受到影响。农产品“卖难”是一个多年来困扰农民、困扰农资企业等涉农企业的问题。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农资企业深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能否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卖难”问题?

    从菠萝滞销谈起

    4月份,菠萝刚上市之时,记者曾有幸前往我国的“菠萝之乡”——广东省徐闻县进行采访报道。当时记者了解到,今年的菠萝收成不错,价格也令人满意,每斤菠萝售价为0.5—0.6元。为了推动菠萝销售,4月28—29日,徐闻县举办了菠萝文化旅游节。菠萝价格一路高涨,卖到每斤1.3—1.4元。而仅仅过去两个月,菠萝价格却从天上掉到了地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在采访中,广东省湛江市霞山区天年红农资有限公司的戚桂梅告诉记者,目前当地的菠萝存在严重的滞销问题,2毛钱一斤都无人问津,菠萝卖出去还不够人工采摘的费用,大量菠萝烂在地里。为了不影响下一季的播种,有的农民直接将地里熟透的菠萝对外免费开放采摘,果农的心在滴血,却又无可奈何。

    其实不仅仅是菠萝,单就今年而言,年初就有西红柿、辣椒、土豆、苹果滞销的传闻,蒜薹、大蒜更是在去年的基础上愈演愈烈,大蒜价格创十年新低,与菠萝差不多同期上市的荔枝也没能幸免,北京8元一斤的荔枝在广西5毛一斤都无人问津。

    原因何在?

    纵观这几年不难发现,农产品滞销仿佛成了一种常态。畅想一下:一群瓜果蔬菜在一起聊天,其它农产品都滞销了,就一个没滞销,其它的就会说它:“你看看,我们都滞销了,就你没滞销。说明啥?说明你不受欢迎,没有人愿意种你啊!” 这也说明了造成滞销的一大原因:产量太大。

    由于我国的农业信息化水平不高,农民无法获得精确的市场需求信息。另外,在我国当前的小农经济下,农民对于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有限,每年在决定种植品种时,更多地受当前价格的影响,盲目跟风种植,大面积扩产,从而造成第二年供需平衡失守,农产品滞销。其次,便是组织化程度低。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国的农场主和家庭农场不断涌现,不同规模的合作社及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形成,但散户依然是生产主体。组织化程度太低的现状也就导致了不能有效地组织生产和销售,无法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专业化。第三,流通渠道不通畅。大多农民只知道种,却不懂得销,有的可能与当地的一些加工企业、大型超市等达成了合作,而有的只能放到市场上任人选购,遇到当地的市场容量难以消化大量的农产品时,农产品滞销的现象就随之出现。第四,农产品供需结构性矛盾。一方面,粮食价格低,很多农民尝试着向种植经济作物转型。以大蒜为例,大蒜属于偏大田型的经济作物,管理较为粗放,而经济价值比大田作物要高,很多农民蜂拥而上,从而导致蒜价暴跌;另一方面,高品质农产品不足和低品质农产品过剩的矛盾。以菠萝为例,造成滞销的菠萝大多是传统的老品种,品质较低,而相对品质较高的金菠萝和凤梨却依然抢手,价格始终维持在2.5—5元之间。

    农民有钱挣,企业才能有钱赚

    农资行业不应该只考虑如何赚农民的钱,也需要考虑如何帮农民挣钱。如何帮农民挣钱呢?

    首要任务就是要解决“卖难”的问题。其实很多农资企业已经在探索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之路,如利用自身的渠道优势,采用订单农业等方式为农民牵线搭桥,与上游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达成合作,保障农产品的销售。当然,其中要做的工作并非三言两语便可说清,但可以看出来,其在解决“卖难”的问题之前,首先解决的是农产品质量问题。只有高质量的农产品才能保证其具有竞争力,也就不愁销路;第二,有组织的管理。俗话说:“三分靠种子,七分靠种地”。如何有组织地规范农民的田间管理才是其中的关键所在;第三,就是渠道优势。普通的散户甚至小型的家庭农场难以接触到上游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即使能够有所接触,其个人信誉度也难以为合作达成提供保障。这时候,一家具有实力的农资企业在中间成为一个“担保人”的角色,才是点睛之笔。

    优势与劣势并存

    农资企业所具有的技术、信息、渠道等优势使得农资企业在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具备无与伦比的先天条件。

    如上所说,很多农资企业利用自身的渠道优势,打造订单农业,解决了农民“卖粮难”的问题。也有很多企业利用自身的产品优势,打通产业链条,发展循环经济,从而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也带动了地方农业发展。也有企业利用自身资源优势,构建了为农综合服务平台,提供种、药、肥、贷、险、收等综合业务,开创了多元化、深层次发展的新局面。也有企业凭借自身的技术研发优势,不断延伸产业链,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构建了现代复合型循环经济产业链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循环体系。可以看出来,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农资企业根据自身发展优势不同有很多的切入点能够介入其中,并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增加了自身服务的全面性,提高了企业竞争力,通过不同方式逐渐形成了企业自身循环发展的产业链闭环。

    当然,也必须承认目前很多企业都处于摸索阶段,没有一个非常成功的蓝本可供参考。安徽六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营销公司总经理徐东奎就告诉记者,术业有专攻,不能盲人摸象。农资企业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道路有其独特的优势,但最大的问题在于人才的储备,现有的管理结构不一定适合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如何能够引进专业的人才,是实现企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所在。

    农资行业大有可为

    近几年,国务院办公厅相继出台了《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同时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3个部门印发了《关于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的指导意见》,编制了《“十三五”全国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划》。

    6月15日,在农业农村部新闻办举行的“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加工局局长宗锦耀提出,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通过落实政策引导融合、创业创新促进融合、发展产业支撑融合、完善机制带动融合、加强服务推动融合等措施,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力争到2020年,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初步形成。

    7月2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宗锦耀在答记者问时说,从2015年开始,农业农村部组织实施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补助政策。到目前为止,已经累计安排了121亿资金支持融合发展项目,现在农村融合发展呈现出多模式推进、多主体参与、多利益连接、多要素发力、多业态打造的新格局。

    记者手记

    扎根农业方能枝繁叶茂

    当前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农资企业仅靠丰富产品结构,扩展发展广度并不足以站稳脚跟。唯有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之路,才能真正扎根农业领域,从而向下游延伸,提高企业的发展深度,让企业立体化发展,从农业产业链的多环节汲取营养,才能让企业发展的枝繁叶茂。

    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资企业扎根农业领域,也才能和农民形成一个紧密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农民的“卖难”问题自然就成了企业自身的难题,只有带领农民一起去对接市场,才能从根本解决农民“卖难”问题,随之农民持续增收问题以及当地农业持续发展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农资行业持续发展的动力也才能真正激活。

    当然,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具有足够的人才储备,认真研究当地的农业形势,再结合企业自身优势,才能迈出正确又坚实的的步伐。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