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3日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就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做出全面部署。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成立60周年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就全面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作出重要批示。结合在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新河县扶贫挂职一年多的经历,笔者体会到习近平扶贫思想已成为新时代贫困县供销合作社深化改革的路径支撑和强大动力。
一、站位脱贫攻坚大局,完善基层社服务机制,是贫困县供销合作社深化改革的前提。
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就贫困县而言,脱贫攻坚是全党动员、全民参与、全县发力的第一要务。供销合作社理应坚定扛起脱贫攻坚的政治责任,自觉把深化改革发展置身脱贫攻坚的大局中谋划和推进。按照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顶层设计,加快推进基层供销合作社改造升级,构建完善的基层供销服务机制,是强化为农服务宗旨、助力精准扶贫、推动乡村振兴的首要一环。为此,新河县供销合作社近年来坚持为农、务农、姓农的根本宗旨,着力筑牢服务阵地,完善服务机制。搭建了以县金融超市为龙头、以“一村一站”为支撑的金融信息服务网络,在全县100多个村设立了金融服务站,明确了服务代理人,建立了微信群,形成了分层联络、一站一群的信息网,为群众提供车辆保险、惠农贷款、车贷、财产保险、旅游、土地流转信息查询及农产品对外销售等综合服务。同时,通过吸纳新型农业主体、农民合作社、致富能人等加入的方式,着力打造新型基层社组织,逐步建立遍布乡村的基层网点。去年以来,全面推进新农协建设,服务内容涵盖农民生产和生活。通过巩固信息平台、强力宣传推广、扩大客户群体等措施,构建合作商家、农村站点和基层群众的利益共同体。不仅解决了层级联系较为松散、贴近群众需求不紧、综合服务实力不强等问题,为带动贫困家庭脱贫创造了优质便捷的条件,而且助推县乡供销合作社打造为农服务的综合平台,较好地落实了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顶层设计”。
二、致力精准扶贫,密切与农民利益联结,是推动贫困县供销合作社改革创新的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近年来,新河县供销合作社着力完善与广大农民群众特别是贫困家庭的利益联结机制,不仅较好地服务“三农”,推动脱贫攻坚,而且倒逼了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创新。
一是探索了与专业合作社的融合发展。比如,联合县气象局,及时把农业气象服务传送到合作社、种粮大户和广大群众。在提升新农协服务职能方面,荆庄乡新农协依托苗木专业合作社实现了群众生产理念和种植结构的转变,苗木种植面积由几十亩发展到600余亩,苗木培育品种由原来单一的苹果、梨、桃果树苗发展到红叶碧桃、蓉花树、海棠系列等6大类30多个品种观赏苗木。供销金融超市为新农协会员提供车险、年检、新能源汽车销售等服务,协会会员购车优惠500元,贷款购车享最低利息等优惠。
二是助推了涉农产业发展。积极与各类电商平台对接,将全县7种20多个品种土特产品推向邢台市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将永盛达红薯粉条、九门香肠等产品推介到京东“中国特产·河北供销馆”,并多次组织外出参展。以较大的服务客户体量为优势,通过与农资、农机合作厂家等洽谈让利,为贫困群众赠送小麦农田保险500多亩,农民节省生产成本50余万元;开展日用品、汽车等项目的团购,为农民节省生活成本40余万元。
三是创新了商业模式。以新农协为平台与省、市供销合作社联合培训新型农民、为会员团购化肥、农药、小麦和玉米种子。与中化公司对接,探索进行化肥订单式、直采直销模式,农业保险、技术服务并行到村入户,为群众提供更贴心的服务。为凸显新农协服务职能,新农协儿童之家每年为每名会员子女入园优惠200元。这些不仅发挥了供销系统上下贯通、协调运转的整体优势,而且直接推动了供销合作社传统商业模式的创新。
三、助力乡村振兴,探索市场运作的有效体制是贫困县供销合作社转型升级的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深化综合改革、振兴供销事业带来了重大机遇。供销合作社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乡村,应进一步激发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独特作用,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中作出更大贡献。新河县供销合作社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探索市场运作更有效的体制,取得较好效果。
一是大力推进以土地托管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经积极推荐,河北永盛达农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被列为2018年全国供销总社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托管项目单位,目前成功列入资金计划实施单位。项目总投资1537.51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500万元,省级财政配套资金200万元,自筹资金837.51万元。托管土地面积7000亩,其中育苗基地面积300亩,建设薯种地下储存仓库6400平方米,增上两套先进机械设备,新建粉条生产车间4590平方米、成品仓库4590平方米。实现年产5万吨红薯淀粉、5万吨红薯粉条的产能目标。项目的实施不仅壮大了主导产业,破解了土地搁荒难题,而且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了农村土地集约化经营步伐。
二是打造“供销服务+新型农业主体”新模式。新河县邢台平安糖业有限公司被列为河北省供销合作社第一批开放办社合作企业,在目前享受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各项扶持政策的基础上,有望获得省社的股权投资,也为企业经营发展拓展了新的空间。
三是建立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积极履行政府赋予供销合作社的新职能,筹建了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规范建设、公平交易”原则,与省、市供销合作社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网络平台对接,成立“新河县农村产权服务有限公司”,挂牌新河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为农村产权交易提供信息发布、产权查询、交易签证、资产评估、抵押融资等配套服务。目前,已办理61.7亩土地租赁鉴证业务,收到了良好效果。
(作者系新华社驻河北省新河县扶贫工作队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