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已经90多岁了,读过几年私塾,他所学应该不止“上大人孔乙己”,因为他还知道《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在村里人眼中,他是个有点文化的人。爷爷到底是不是“文化人”,我并未深究,但他有几句“金句”,却真真切切地照亮了我的人生之路。
读经传则根柢深
小时候,夏夜乘凉,爷爷经常跟我讲他的父亲、他的爷爷、他的太爷爷的故事。几十年过去了,这些故事在我脑海中大多数已经模糊了。但他有一句重复过多遍的话“读经传则根柢深”,我却记忆犹新。当我带着疑惑的眼神抬起头想得到他的解释时,他摸摸我的头,只是说:“这是祖上教育我们的!”见我还是不解,他笑笑说:“你要好好读书,书读在肚子里面是烂不掉的,不管到什么时候都能派上用场!”我顿悟,后来的日子里,我把读书学习当成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先富起来”的人家的孩子“吃喝玩乐”已经领先潮流,我“略无慕艳意”,因为学习足以让我“腹有诗书气自华”。
言行皆当无愧于圣贤
后来,我大学毕业,分配到一所中学做老师。学校离家较远,临行前,我去向爷爷告别。爷爷很高兴,拉着我的手千叮咛万嘱咐,要我努力工作,不要挂念家里。他让我做一个好老师,说人家把孩子托付给你教育,你一定要认真负责,要“言行皆当无愧于圣贤”。我很好奇地问他,这话又是从哪里学来的。他依旧笑笑:“祖上教育我们的!我的先生也是这样做的!”
在老家,人们都尊称老师为“先生”,无论男女都是如此。爷爷的“先生”我见过,与我们是同族,那还是我很小的时候,爷爷领着我去拜访他。老“先生”据说是前清秀才,虽已是耄耋之年,仍精神矍铄、衣着整洁、谈吐儒雅。在爷爷看来,他的孙子也要去做“先生”了,一定要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我使劲地点点头,坚定地说:“爷爷,我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
临财不可不廉介
再后来,我进入政府机关工作,事务冗杂,平常回老家的次数也少了。有一次中秋节回老家,考虑到难得回家一次,就给爷爷多买了些节日礼物。本以为他老人家应该很高兴,可没想到他一脸严肃地盯着我的眼睛,问:“这些都是你自己花钱买的?”我说:“当然是啊。”他脸上露出了笑意:“这样我吃得也安心啊!你现在要多加小心,‘临财不可不廉介’啊!”我忙说:“这又是祖上教育我们的吧?不过您放心,我在单位就是写写材料,与‘财’不相干。”爷爷却不以为然地说:“即使这样,我经常拎拎你的耳朵也好。”
前年老家翻建房屋,拆老宅的时候,我从爷爷的房间里找到了一本泛黄的线装本《钱氏家训》。我浏览了一下,顿时全明白了。我把书拿给爷爷,问他:“您以前说的祖上教育我们的话,都在这里吧?”爷爷点点头,摩挲着书的封面,感慨道:“我哪会说那么多高深的话啊,老祖宗的话句句在理,都在这书里写着呢,这可是我们家的传家宝,我今天就送给你,希望你也能对你的子女好好讲讲,让他们都能爱读书,走正道!”
我郑重地接过了书,紧紧地揣在怀里……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供销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