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8年6月2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做普惠金融坚定践行者
——江苏江都农商银行实施普惠金融纪实
□ 本报记者 胡宏开 通讯员 颜 玉 王 程

    “时代在变,农商银行服务‘三农’和小微的情怀不能变。”在江苏江都农商银行董事长周加琪看来,农商银行的根在农村,践行普惠金融既是战略选择,更是一份责任和担当。

    从“阳光信贷”到“整村授信”,从“普惠工程”到“定向贷款”,江都农商银行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农金人的赤子情怀,为践行普惠金融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整村授信,

  把金融服务送入千家万户

    “这次拿到了30万元信用贷款,今后做猪鬃生意不用再为流动资金发愁了。”刚从江都农商银行获得信贷支持的庄华高兴地告诉记者,随用随贷,不仅节省了利率,而且方便、快捷,手指划划就能到账。

    江都区郭村镇庄桥村以经营猪鬃而闻名,村民大多从事猪鬃加工和销售,对流动资金需求旺盛。为解决农户贷款担保难问题,江都农商银行以“整村授信”模式,向农户发放信用贷款。在对庄桥村开展“整村授信”中,庄华是其中受益者之一。

    江都农商银行副行长童雪松告诉记者,早在2014年江都农商银行就在真武、杨庄、滨湖三家支行开展“整村授信”工作试点,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于2015年5月全面启动整村授信工作。三年多来,江都农商银行一直坚持把“整村授信”作为践行普惠金融的重要载体,并且在此过程中不断优化。

    在“整村授信”优化过程中,该行坚持问题导向法,重点解决农户贷款担保难、程序繁、授信后用信比例不高等问题。

    “村民能不能贷款,能贷多少款?这需要严格的程序确保公平、公正。”童雪松说,在开展“整村授信”工作中,每个自然村产生一个5-7人评议小组,评议小组人员由村组干部和品德优良、公信力高、熟悉情况的教师、退休干部、电工、村村通商户等组成,采取“背靠背”的方式,对每个村民进行评议并确定授信额。

    江都农商银行普惠金融部副总经理马小正补充说,为了保证评议小组对村民评出的授信额度公平、合理,江都农商银行对村组的评议小组进行了优化,增加了本行的信贷人员,并制定了科学测算模板,通过信贷员的专业指导和科学测算模板的精细化测评,再与评议小组评议的授信额度进行比对,最终得出科学、合理的授信额度。

    评议结果出来后,该行及时公示,然后把“授信通知书”送达到每位村民手中,村民有贷款需求随时可以申贷,无需抵押和担保,直接办理纯信用贷款。

    自开展“整村授信”以来,该行已完成233个村的3671个村民小组的外部评议工作、267个村的“整村授信”审批工作,授信金额达23.68亿元。

    老百姓贷款就怕“程序繁”,如何解决?童雪松说,该行为普惠金融插上了科技的“翅膀”,借助手机银行,简化客户申贷程序。

    记者了解到,“整村授信”所有资料全部导入信贷管理后台,农户需要贷款只需在手机银行上提出申请,后台接到申请通知后,最快一天可以放款,并且利率优惠。

    手机银行开通后,江都农商银行又发现了新问题,农户用信比例并不高。

    经过调查分析,江都农商银行认为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客户体验不够。为此,该行开展了以提高客户用信比例为导向的管理和考核,强化用户使用手机银行体验,授信客户开通手机银行后,客户经理必须对客户进行多次操作指导,让客户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到用信的便捷。

    截至今年5月末,该行“整村授信”建档客户134638户,签约发卡113546户,贷款金额78.7亿元;开通手机自助贷客户达8697户,用信6877户,用信金额24.83亿元。

    定向贷款,

    为中小微企业“保驾护航”

    “真的感谢江都农商银行,患难之中见真情。如果当时没有‘定向贷款’的‘及时雨’,就没有我们现在这么好的经营势态。”扬州兰都塑料科技有限公司王总感激地说。

    2015年10月,王总接到了一笔1000多万元的低烟无卤电缆料大额订单,眼看着到手的生意,却苦于缺少购料款,想贷款却找不到抵押担保。就在这时,江都农商银行客户经理向王总介绍了“定向贷款”产品,利率只有5.22%,且无需找担保,三天后400万元贷款就到账了。

    “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是地方政府想做、商业银行想帮、实体企业想维护良好信用的共同课题。”江都农商银行行长顾金标说,2015年9月,江都农商银行在江苏全省首创“定向贷款”,为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找到了“抓手”。

    江都农商银行推出的“定向贷款”是以农商银行、江都区经信委、担保公司三方合作为纽带,充分利用中小企业主管部门的信息与组织优势、该行的资金与金融服务优势、担保公司的第三方增信优势,以更加优惠的利率、更加有效的担保、更加便捷的服务为江都全区中小微企业经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和资金保障。

    江都农商银行公司部总经理马文毅告诉记者,“定向贷款”主要从五个“定”体现: 一是指定贷款对象。即由各镇和工业园区向该行推荐运行质态好的中小微企业。

    二是限定贷款成本。企业贷款总成本控制在7.62%以内,其中,银行利息限定在5.22%,担保公司的担保费率控制在1.4%,另外按贷款额的1%收取共同风险基金。

    三是定制贷款手续。贷款企业无需提供抵押物和保证金,直接由政府招标确定的担保公司提供担保,担保公司也不收企业保证金,同时免除企业的反担保手续。

    四是限定办贷时间。对符合贷款投放条件的,七个工作日内发放到位。

    五是划定风险责任。企业贷款发生风险后,首先用收取的1%共同风险基金代偿,不足代偿的部分由银行、担保公司和政府按3:3:4的比例分担风险。

    为配合“定向贷款”在小微企业中落地生根,该行还打出了“组合拳”。

    突出专业专营,建立全覆盖的推进机制。该行充分发挥自身网点遍布城乡的优势,总行专门成立公司业务部,全行34家全功能网点分别服务于本辖区中小微企业。同时,对小微信贷单列指标计划,按照“优先保障涉农、小微信贷投放”的原则,逐月将信贷指标分解至各支行,序时推进。

    以政银企对接为抓手,扩大服务半径。每年新春伊始,该行通过启动“金融服务乡镇行”活动,开展“访千企、送服务、助发展”专项活动,发扬“拎包银行”精神送“金融外卖”,让中小微企业“足不出户”尽享贴心、安全、便捷的“一篮子”服务,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近三年来,该行“金融服务乡镇行”活动已走遍了江都每一个乡镇, 举办政银企签约会三十余场。

    全流程管理机制,“保姆式”金融服务。该行前移服务重心,按照“短流程、低平台、能控险”的原则,不断优化信贷流程。例如在征信查询上,该行在江苏全省农商银行系统率先实施征信查询集中管理,总行设置专职征信审核岗,实施“专人专机”,客户经理审核客户证件与授权文件,通过系统向总行提交征信查询申请,经总行审核后,即可查询出客户的信用报告,无需客户多次往返。

    “定向贷款”推行两年多以来,受到了江都全区广大中小微企业的欢迎和赞誉,被列入江都区118项重点民生工程,并被省市领导誉为“江都模式”。

    截至今年5月底,该行已累计向569户中小微企业发放定向贷款14.71亿元,为企业节约利息收入8000余万元。

    采访中,周加琪表示,作为江都本土银行,江都农商银行将进一步扩大“定向贷款”范围,让更多的企业享受“江都模式”利好政策,真正做到开闸信贷“活水”,“解渴”中小微企业。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