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8年6月1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危险废物行业市场集中度亟需提高
第二届全国危险废物行业会议为行业发展把脉
□ 本报记者 张 成

图为待处置的固体废物。 资料图

  近年来,随着社会不断进步,我国的危险废物不断增加,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2017年,随着国家一系列有关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的禁令先后发布,危险废物行业更是走向风口浪尖。危险废物行业在严苛的环境下如何发展,成为当前业内最为关注的问题。

  6月3日-4日,在世界环境日来临之际,由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和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环保联盟共同主办的“第二届全国危险废物行业会议暨固体废物玻璃化产物标准及应用国际研讨会”在山东省淄博市举行。来自全国危险废物资源化利用与安全处置领域的企业家、行业专家、政府主管部门领导和危险废物玻璃化处理领域的国内外专家及企业代表,共同研讨了环保红线下我国危险废物行业的机遇与挑战,为行业的发展把脉。 

    尴尬 / 前景广阔而处理不足

    “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目前,我国的危险废弃物主要来自于工业垃圾中的工业危险废物、城市垃圾中的医疗危险废物,以及生活垃圾中的其他危险废物。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行业,是一个跨行业、跨领域、跨地域,并与其它行业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综合性新兴行业,是一个法律和政策引导型行业。”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会长管爱国表示,纵观世界各国危险废物行业的发展史,环境保护法规越健全、环境标准与环境执法越严格的国家,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行业越发达,优势技术国际市场占有率越高。我国在危险废物管理领域的立法只有20多年,且最近5年开始趋严,“两高”司法解释和新《环境保护法》的颁布是加速我国危险废物行业发展的重要催化剂,行业发展带动了市场变化。

    据了解,《2016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显示,大量危险废物并没有进入正规处理处置市场。“十三五”期间,随着危险废物范围扩大,市场规模提升,监管力度加强,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增量危险废物进入市场,也将促使我国危险废物处理行业迈向有序、高速发展。到2020年,我国危险废物市场或将形成2000亿元以上的规模。

    虽然我国危险废物市场前景广阔,但我国危险废物处理能力不足,与行业市场规模不相匹配。据悉,当前我国危险废物产生量约为1亿吨/年,而每年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实际的利用处置量仅为1500万吨左右,危险废物利用处置量仅占产生量的15%。其余85%的危险废物中,部分危险废物通过非法途径直接进入环境中,部分被没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企业接收、消纳。

    国家环境保护部原巡视员李新民介绍,我国目前99%的危险废物处理企业为民营企业,全国2000多家危险废物处理企业平均处理规模仅为2万吨,大部分为年处理能力1万吨以下的小企业。我国目前危险废物处置行业前10名仅占市场份额的6.8%,行业呈现散、小、弱的特点。

    出路 / 多举措破解行业短板

    目前,我国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行业处在快速发展阶段,经验相对匮乏、人才短缺现象凸显。运行管理经验储备已成为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行业的壁垒,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实力。

    管爱国表示,要转变理念,不应再走粗放式扩张的老路,要以绿色发展的眼光审视危险废物产业布局和发展方向,着重内涵式提升,进行模式创新和技术转型升级。今后行业的视野,以提高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处置的整体水平,促进行业规模化、规范化发展。同时要创新模式,探索危险废物运营新模式,例如,在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小、散、多的工业园区或地区,发展提供危险废物分类收集、分类贮存、预处理及规范化管理等一揽子服务的行业。推广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BAT)和最佳环境管理实践(BEP),提升利用处置行业运营管理水平,加强危险废物利用处置和污染控制技术研发。鼓励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行业规模化发展。探索将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纳入环境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大型产废企业和工业园区自建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保障危险废物焚烧、填埋等无害化处置能力。提高准入门槛,研究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绩效评估考核体系和退出机制,探索危险废物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鼓励危险废物龙头经营单位规模化、集团化发展,淘汰工艺水平和污染防治水平落后的企业。

    此外,要加强技术转型升级,加大技术及研发能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产业科技创新及产业转化能力,加快构建危险废物协同处置和综合利用产业体系,共同推动我国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与资源化利用技术转型升级及成果转化,提高危险废物利用总体处置水平,助力“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固体废物分会副秘书长郑洋表示,我国危险废物产业纵向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具有横向发展不均衡、区域分布差异大等特点显著。未来产业规模继续呈上升趋势、行业规模化集中化空间大、行业待开发空间大。他建议,要立足政策和监管导向研究市场机会,细分类别、领域、区域分析市场形势,推动市场发展。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