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初的一天,从一大早开始,我们湖南安化县城的天空就刮起了一阵飓风,下起了一场倾盆大雨,虽然街道上有不少撑伞而过的行人,但我的小店却像遭到了“坍塌”似的,显得很是“萧条”。
一位打着雨伞的彪汉突然间闯进了我的店里,他收起雨伞,我定眼一瞧,原来是我的好友山伢子。山伢子与我一样,也是一名下岗职工,虽说有四五年未见,但时有通信来往,彼此间的感情甚好。别看山伢子有点“虎头虎脑”,但他心思缜密,雷厉风行,做事从不藏着掖着。他说他这几年一直在贵州、陕西和甘肃等地“淘金子”,不仅赚了一点钱,而且还增长了不少的见识。他说他还经过实地考证,发现新疆的戈壁滩上有不少的金子好淘,想邀请我一同前往。
下岗多年的我,看着山伢子那满身时髦的衣着打扮,看到他那信心百倍的精气神,我忽然感觉到就像是被他“牵”住了似的,内心深处也不由得“怦!怦!怦!”直跳,一股强烈的“淘金梦”也就占据了我的整个脑海。
俗话说:有思必有想,有想必有行。择日,我“打掉”了自己的小店,准备了一下简练的行装,告别了自己的妻儿,便和山伢子等一帮子人出发了。我们是从安化县城东坪镇乘的班车,在益阳火车站乘的火车,经过四天五夜的颠颠簸簸,很是疲倦地来到了新疆的乌鲁木齐市,然后又马不停蹄地租了一辆越野车直奔戈壁滩上。
山伢子事前做过实地考证一点不假,我们在他的指引下来到了一个偌大的水塘边。我们挨着塘边,背着风口,挖了好几个“地窑”,一个当“厨房”,剩余的当“住房”,算是“安营扎寨”,淘金梦也就开始了。
大约过了一个多月吧!我们正猫着腰儿、端着盆子在淘金时,忽然身旁站着几个“稀奇古怪”的人。他们皮肤黝黑,皱纹颇多,头发蓬松,着装奇异,手持一根粗粗的马鞭子,瞪着一双圆圆而又大大的眼睛,傻乎乎地盯着我们。当时,着实把我们吓了一大跳,怎么会有这么一群人呢?幸亏他们当中有一位年长者,还能说一口不是很标准的普通话,从他们的话语中得知,他们原来是一群游牧民,而且沿着他们所指的方向看过去,那山丘之上的确有几匹马和一群群的绵羊。
那位年长的游牧民叫什么巴格热尔,他不是问这,就是问那,似乎对我们的淘金很感兴趣。万万没有想到,这种你问我教的“交流”方式,竟然不知不觉地增进了咱们之间的“感情”。就在那天晚上,他们居然就在我们的旁边搭建起了三四个“蒙古包”,还一个劲地邀请我们到他们的“家”里去做客。
不知是好奇,还是盛情难却,那天晚上我和山伢子等人的确去了。还没等我们进“屋”,“屋”里就飘来了一股奶香味,而且愈近香味愈浓,感觉好舒服好舒服的。进得“屋”里,地面上铺就着一条红色的地毯,巴格热尔等人盘腿端坐在地毯上,身前还摆着一张长长的“沙发桌子”,桌子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面饼”,还有满满的一盆子羊肉,什么刀子、叉子一应俱全。巴格热尔热情邀请我们入座,要我们不要客气,要我们尽情地享受美食。他还对一位女人做了一个我们看不懂的手势,那女人提着一只冒着热气的桶子便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很是虔诚地用舀子给我们舀了一大碗。当时,我还以为是一碗什么“羊汤”,闻之有奶香味,又闻之还有茶叶的陈香味。正当纳闷之时,巴格热尔发话了,他端起碗兴奋地说:“今天,我用这普普通通的奶茶,招待来自远方的珍贵客人。”
是奶茶?我惊愕不已!因为我上学时,在书本上就读过“新疆奶茶”,可我对此茶从未品尝过。
(原文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