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8年6月1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流通有妙招 李香不怕巷子深
江苏省无锡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发挥平台作用打通销售渠道
□ 本报记者 叶梓

    每年5月—6月,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地区种植的水果便陆续上市了。时下,正是当地特色水果醉李的成熟期。5月28日,无锡市滨湖区供销合作社在山水城供销合作社组织召开了醉李促销见面会,牵线电商企业与当地果农进行业务对接洽谈。通过洽谈,该地的醉李于6月初开始进行线上销售。据统计,仅6月1日—4日,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的醉李已达到8000斤,无锡醉李成功当上了“网红”。

    近年来,为了有效解决当地农产品“卖难”问题,无锡市系统主动作为,通过发展电子商务平台、加快产业融合等途径努力打造销售平台,打通了农产品进城“最初一公里”,带领农户增收致富。

“互联网+农产品”助力销售

    “大浮醉李初长成,养在深山人未识。”醉李又称青梅,是无锡特产,拥有“太湖绿宝石”的美称。因其酸甜可口,让人会忍不住多吃,多吃而易醉,所以称之为“醉李”。无锡地区农户大都有种植醉李的习惯,仅大浮地区约种有1000亩的醉李,产量预计达20万—30万斤。

    “我们这里的醉李全部采用人工授粉,生长环境无污染,果量有保障且品质上乘。”无锡市山水茶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叶红华告诉记者。但是,醉李的成熟和采摘期仅有10天左右,传统的销售模式已无法满足农户的需求。为了保证醉李的销量和品质,滨湖区社组织了醉李销售见面会活动,利用“互联网+农产品”的销售模式为当地农户提供一个新的销售平台。

    此次与电商企业的合作并非滨湖区社的首次“触网”。去年,滨湖区社就与电商平台“食行生鲜”尝试进行了醉李网上促销。首次合作时间虽仅有2天,但销售量却达到了2000斤。通过合作,果农们一方面利用“食行生鲜”平台对接上海、苏州等地的大市场,提高农产品销量,形成线上线下协同销售的新格局;另一方面,借助互联网平台让全区特色农产品在市场上打响了知名度。

    为了不断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升供销合作社系统电子商务服务能力,近年来,无锡市系统通过各种途径,稳步推进农村电商平台建设。通过加强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供销e家平台、江苏省供销合作社“地平线”平台的业务对接,积极做好“中国农品网”,宜兴市宜网电子商务平台县级运行中心、乡镇服务所、村级服务店和江阴村级“网上双代店”建设工作。宜兴市供销合作社还先后建成了“宜网网货商品展示厅”和“宜网易购 O2O 电商线下实体店”,并依托第三方平台,开设“淘宝·特色中国·宜兴馆”和“京东·特产中国·宜兴馆”等10 余家网上土特产专营店。江阴市供销合作社通过抓好农产品购销龙头企业和经营网点建设,加强“网上双代店”建设,不断推进实体、网络同步建设、融合发展。滨湖区社与“食行生鲜”电商平台合作,开展网上生鲜农产品销售,有效拓宽了大浮醉李和马山杨梅的销售渠道。

产业融合破解销售难题

    近日,在宜兴市周铁镇洋溪村,一辆辆满载着新鲜蔬菜的冷链车从华汇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果蔬种植园内缓缓驶出。公司负责人黄益军兴奋地说:“这是华汇农业开辟的第二个现代农业生产基地。自去年运营以来,辐射带动当地2万亩蔬菜的种植和销售,赢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华汇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是宜兴市的农业龙头企业。“公司以往虽然在销售方面有‘农超对接’的优势,但果蔬基地建设和冷藏保鲜是‘短板’,制约了公司销售平台优势的发挥,制约了相关的2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做大做优,制约了农民增收致富。”黄益军说。

    为了缓解周围广大菜农的农产品“储存难、销售难”的问题,2017年,宜兴市社积极引导华汇农业公司在徐舍田浪现代农业园中建设了首个中心示范基地,同期还建设了农产品分拣、冷链配送中心,拉起了一条产业融合链。另外,在宜兴市社的协调下,公司还与江苏大统华购物中心有限公司结成了战略合作关系,公司种植的20余个品种的蔬菜供应至分布在苏浙皖等地的60家大统华超市门店,每天新鲜蔬菜供应量可达5吨—6吨。2017年,该公司的两个种植园销售额达4000万元,带动80名农户增收致富。

    此外,无锡市社还积极培育发展合作项目,借此打造更优质、更便利的销售渠道。2017年7月,无锡市社与江苏无锡国家粮食储备库、江苏无锡朝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5 家单位共同投资建立的无锡苏南农副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奠基。该项目计划投资1.5亿元,将建成3万平方米的城市公共配送物流用房,其中一楼为农贸市场,二楼为超市、配送用房,三楼设国际名品、名企展示区及办公区。项目将借助“千帆优货”App搭建线上城市配送平台,打通线上线下,预计每年有望实现利润1000万元。通过该项目的建设,将形成以苏南农副产品物流中心为龙头、规模型农贸市场为骨干、农超卖场直营店网络为基础,具有区域辐射能力的市场网络和健全的农副产品流通体系。

    在江苏省供销合作社、无锡市政府的引导下,近年来,无锡市系统积极挖掘农业内涵,促进农业产业融合,探索出精彩纷呈的农业经济融合发展新机制、新模式,有效地破解了农副产品“销售难”、售价低等问题,切实带动农户增收致富,有效地彰显了产供销一条龙的“三产”融合魅力。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