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憨”不叫张“老憨”,实名叫张作全,年龄30出头,只因不爱装束,窝窝囊囊,话不多,为人实在,被同村人戏称为“老憨”。
“老憨” 6岁父母双亡,靠着邻里的帮助,吃百家饭长大,初中二年级没读完,就开始了摆弄仅有的2亩责任田。从小无人的约束,养成好吃懒做的性格,经常是吃了上顿,不考虑下顿,一日三餐总是在凑合中度过,家中像个“猪窝”,生活二十多年没有一点起色。
农商银行的客户经理小王,是张村包片客户经理,到村走访、调研,经常路过张“老憨”的家门口,时不时和他打声招呼。慢慢对张“老憨”有些了解,不是没有劳动能力,是没有劳动的动力。这么年轻,外出打工一年也能挣上几万元,看来张“老憨”不只是老“憨”,是老“懒”,是思想上的问题,改变他,就要先改变他的思想。小王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现在实行扶贫攻坚战略,这样的人是典型的扶持对象,更是需要解放思想的对象,怎么让这样的人“开窍”,需要一份学问,需要做工作的人脑子先“开窍”。
一日清晨,小王照常到村里走访,被正在家门口吃饭的“老憨”热情地叫住让吃饭,已吃过饭的小王热情地坐在“老憨”递给的小马扎上聊起来。问起想不想找媳妇,想不想过好日子,张“老憨”显然来了憨劲:“谁不想找媳妇,不想过好日子?看看这家,看看自己的收入,哪个人愿意和俺谈对象,俺也想富,可仅靠2亩地种庄稼,致富难……”
“有这个想法,这就是动力,有没有信心,只有靠你自己。先把家中收拾收拾,像个家的样子,再去我一个朋友那里去种蘑菇,要牢记,想富裕,是做出来的,不是等出来的,下一步看你怎么做了……”小王和老憨从早8点聊到11点。
从没有拿过工资的“老憨”,打工种蘑菇半年有余挣了5000余元,而且掌握了蘑菇菌种的调配、管理等技术,家中不再那么凌乱,以往经常理不顺的“茅草窝”头发,经过定期修正,人不但年轻了许多,总是凝集在一起的额头,也舒展开来,脸上有了笑容,从不爱和别人说话的“老憨”,也动不动和邻里之间开起了玩笑。就在这个时候,小王又出现了,两人交流了一个上午,当“老憨”用多年来没有写过字的手拿起笔,在2万元贷款申请合同上签上名字的时候,说话哽咽起来:“我也能贷款,‘懒’是富不起来的,想富要靠自己,要勤劳,贫穷就是‘懒’……”
一年后,张“老憨”家中房子装修一新,大红喜字贴在门口,迎新的队伍正要出发,这时,小王拿着移动终端来了,正是为了一年前的诺言,张“老憨”迎亲之时,就是支持“老憨”扩大蘑菇种植规模贷款核定之日,当小王通过“信E贷”系统为“老憨”重新建立档案,“老憨”重重的山东地方口音发话了:“现在我脱贫了,来年要是不领着同村人奔小康,我就对不起曾经关心过我的乡亲们……”
小王接过“老憨”递过来的喜糖:“今天破个例,这糖我吃,希望能够吃上更多像‘老憨’这样人的喜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