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018年以来,安徽省供销合作社系统以“保供应、稳价格、助春耕”为着力点,积极筹措资金,大力开展农资供应,千方百计确保春耕农业生产需要。全省系统结合自身优势,努力在保障农资供应方面积极作为。1月—4月份,全省系统共购进农资金额达186.48亿元,同比增长9.46%;销售农资金额达182.66亿元,同比增长8.07%。农资流通主渠道作用充分显现,为全省春耕农资供应提供了重要保障,春耕保障工作圆满结束。
为了备战“三夏”,安徽省社系统早部署、早安排,在农资、农机、技保、仓储等方面早谋划、早安排,力争将春耕和“三夏”两项服务保障工作做到有效衔接,提高服务效率,增强工作实效。省社强化对安徽辉隆农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司尔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桐城新天地农资有限责任公司等重点社有企业的工作调度,充分发挥社有企业在服务保障方面的主力军作用。同时,采取切实措施,推动各地区、各单位加强信息共享,发挥联动优势,力争产生集聚效应,提高服务保障水平。
在省社的统筹组织下,各地区、各单位积极行动,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全力备战“三夏”工作。辉隆集团加大优质低价化肥、农药购销工作力度,加快仓储、烘干服务设施更新改造,积极开展各类农技培训,统防统治和综合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宣城市供销合作社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了农产品订货、仓储数据共享,创新开展仓储、配送、订货一体化云服务。桐城新天地公司创新开展“以粮换肥”举措,与种植大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宿州市、六安市、明光市、固镇县等地供销合作社积极开展无人机智慧植保服务,服务效率大幅提升,获得当地农户欢迎。
(洪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