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8年6月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安徽合肥市供销合作社:打造综合平台 做活为农服务


    近年来,安徽省合肥市供销合作社紧紧围绕“三农”工作大局,坚持为农服务宗旨,深入推进综合改革,着力提升为农服务能力,为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致富、繁荣城乡经济作出了积极贡献。

    强化为农服务功能

    合肥市社引入“互联网+”,对特色农产品、农资、日用品等传统经营方式和经营网络进行改良。打通了农资销售“从厂家到农田”的精准直供体系,实现了配方定制、肥料生产、经营服务销售、网上农业技术指导的全程对接。搭建了农特产品展示展销平台,陆续创办了“合肥供销农产品展示中心”“庐州生活”“长丰草莓电商”“天猫特产中国—巢湖馆”“庐江九草春”“安徽白云春毫微信商城”等多个线上平台和线下体验店,为“农产品进城、日用品下乡”开辟了新渠道。

    为了破解农业产业发展“贷款难、贷款贵”的难题,市社积极牵头,与合肥兴泰集团、邮储银行合肥分行共同开发“惠农贷”支农金融产品,向全市农业产业项目提供低息、高效、便捷的“惠农贷”专项贷款服务。项目自实施以来,共核批贷款89笔、审批金额4758万元,累计发放贷款75笔、发放金额4160万元,惠及种植、养殖、加工服务等多家涉农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农民创业和涉农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扶助。积极推动合作社开展金融服务,在长丰县,市社对接安徽国元农业保险公司,统一为合作社成员购买农业保险;联系安徽长丰科源村镇银行,为种植户争取到了2470万元帮扶贷款,促进当地乡镇草莓种植面积由以前的3862亩扩至上万亩。

    同时,市社依托社有企业,不断提升为农服务实力。市社商业总公司与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的中外运供销物流园项目即将开工建设。合肥供销农产品展示中心已入驻农合联企业近百家,展示展销合肥市茶叶及农产品逾千种;“庐州生活”线下体验店通过强强联合、线上线下互动,为合肥市民提供了更多便捷愉悦的生活享受。

    打牢基层发展基础

    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合肥市社积极吸收村集体、农民专业合作社及种植、养殖大户等市场主体参股,成立了一批产权清晰、职责分明、规范管理、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新型基层社,实现了县域基层社乡镇全覆盖。截至2017年底,全市系统基层社累计达81个、农村综合服务社累计达1679个、行业协会达44个、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达339家。同时,注重把好用人关,从村“两委”、回乡创业大学生、社会能人中,选拔优秀人才充实到基层组织领导岗位,有效提升了全市系统基层组织体系建设水平。同时,组织成立了合肥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从法律咨询、业务培训、技术指导、融合交流等方面发挥服务功能,初步构建了在大平台上整合为农服务资源的能力。目前已吸纳全市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会员583个,初步完成了会员信息库的建设。

    为了探索服务小农户的新路子,市社通过劳动合作、资本合作、土地合作等多种形式,不断密切与农民群众的利益联结。在肥东县,基层社积极组织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粮食产业化专业化合作社联合社,联收联耕面积达2.1万亩;在肥西县,基层社带领当地村民种桑养蚕,统一购买种苗、无偿提供技术指导和部分新型器具、统一销售,为蚕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套服务;在长丰县,委任返乡创业大学生组织农民以土地入股形式成立果蔬专业合作社,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在庐江县,基层社积极组织农户开展蛋鸭和牛羊肉养殖,用规模化经营降低养殖成本,稳定销售渠道。

    此外,根据县区区域特色布局,市社积极推进环巢湖线、合蚌线、庐巢线、合六线、合水线5条示范精品线路建设。自2016年起,全市系统重点围绕“精品线路”网点布局,每年打造约20个示范项目。2017年度,全市系统争取各级财政投入项目奖补资金1100万元,新建市级农村新型流通服务体系项目14个、新建省级“新网工程”项目4个,成功申报年度国家农发项目3个。现已打造了“草莓大道”“茶产业旅游”等一批知名特色农产品精品项目,打响了“长丰草莓”“青峰岭富硒蔬菜”“白云春毫茶叶”“清平葡萄”“金桥粉丝”等一系列知名品牌。

    推进城乡回收体系建设

    为彻底改变过去再生资源回收流动、临时、脏乱差的状态,作为全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牵头单位,合肥市社确立了“规划先行、政策支撑、立体联动、目标考核、追踪问效”的工作思路,编制了全市再生资源回收行业产业发展规划、再生资源场站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15—2020年),制定了全市再生资源社区回收示范网点建设标准和再生资源分拣加工中心建设标准,从顶层设计上给予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建设规范引导。

    再生资源回收站点项目建设被纳入市政府“1+3+5”产业扶持政策体系,每年安排专项资金进行支持。同时,全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年度目标纳入市政府对各县(市)区政府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范畴。全市已累计建成规范性回收站点385个、社区及乡镇分拣中心84个。市社还成立了合肥城矿供销再生资源有限公司,积极承办城区示范性回收站亭建设,为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打好基础。

    此外,合肥市社还积极做好再生资源回收市场服务,连续6年开办再生资源从业人员培训班,为来自全市再生资源企业、各县(市)区再生资源行业主管部门的广大从业者和管理人员提供免费的政策理论和业务技能培训。市社再生资源审核备案服务窗口继续做好便民服务工作,为从业者办理备案登记证明,接待电话咨询,按时办结率和群众满意度达100%。

(合肥市社供稿)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