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供销情
1600名
赵桂华在上任后为120余名困难职工补办了保险,并解决了1600名职工养老保险遗留问题。
850名
2013年初,抓住县政府统一规划开发“又见平遥”配套项目占用下属果品公司土地的机遇,在保证社有财产保值增值的前提下,她又为基层社850名职工争取到1000万元的安置补偿资金。
9个
在她的带领下,县社先后投资2000万元,完成了襄垣、沿村堡、东泉等9个供销合作社1.6万平方米营业面积的改造重建,建成了集日用品销售、生产资料供应、农副产品收购、科技培训、电子商务、快递物流等为一体的乡镇综合服务中心。
60个
2015年8月,平遥县社率先成立了电子商务公司,搭建起的“供销互联+”县级电商平台与全国总社供销e家平台进行了对接,建立了60个村级电商服务站,域内八大类五十余种土特产上线销售。平台还加盟“旅游百事通”开展旅游业务,成功打造了“平遥古城”系列小杂粮、岳壁长山药等产品品牌。
利落的短发、简洁大方的T恤,这样的装扮让赵桂花看起来非常干练、精神。接受记者采访之时,赵桂花已于两个月前从平遥县供销合作社主任的职位上正式退休,结束了她十年的供销合作社生涯。听她讲述这十年来的经历,提到最多的就是调研、学习,这贯穿了她整个工作生涯,也是她办事、做事的凭证和依据。在她的带领下,平遥县社从2007年前的发展停滞、遗留问题悬而未决,到2015年成为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综合改革试点县,走过了脱胎换骨的十年。
稳基础 柔中有刚
赵桂花是个踏实能干的女强人,这是身边人对她的印象。
的确,2007年赵桂花与供销合作社结缘,正是源于她的能力。彼时平遥县社所属23个基层社和9个直属公司经营萎缩、举步维艰,集体资产受侵犯、职工权益难保障,历史遗留问题多、矛盾纠纷多、上访职工多,各种“老大难”问题成堆。时任平遥县信访局局长的赵桂花临危受命,带着县委“一定要把职工稳定好”的重托,挑起了平遥县社主任的重担。
这注定是一份“苦差事”,但赵桂花却不怕难。刚一上任,她就带领班子成员节假日无休地深入基层调研,进村入户走访。当看到部分基层社职工因未缴纳养老保险个人部分而没有生活来源,生活艰难;看到年龄大的退休职工躺卧病床,因没有医保而难以维系医药开支,赵桂花的心弦波动,深感肩上责任重大。为此,她上协调县政府和各相关部门,下安抚和劝解上访职工,上任后为120余名困难职工补办了保险,并解决了1600名职工养老保险遗留问题。2012年,比照国有企业职工参加医疗保险的政策,她成功解决了776名基层社职工的医保问题。2013年初,抓住县政府统一规划开发“又见平遥”配套项目占用下属果品公司土地的机遇,在保证社有财产保值增值的前提下,她又为基层社850名职工争取到1000万元的安置补偿资金。截至当年年底,全县系统职工的养老、医疗、安置补偿等遗留问题得到全部解决,让基层职工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她办公室悬挂的“心系职工,情满供销”的锦旗是2012年几位退休职工代表送来的,这是基层社人对她发自内心的感激和赞许。
赵桂花的办事风格不仅有柔情,更有刚骨。在社有资产管理上,她对供销合作社几代人积累的集体财富格外珍惜。她说,这些珍贵家当不仅不能流失,还得保值增值,作为供销合作社再发展的资本。她抓住了2009年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与国土资源部联合下文要求加快供销合作社土地确权工作的契机,为基层社大院及分销店的占地进行了土地确权,并用法律的手段解决了一批合同纠纷、拒交承包费、侵占供销合作社财产等损害供销合作社利益的问题,挽回经济损失近百万元。
在她的一步步谋划、一步步推进下,平遥县社稳定了基础,呈现出了政通人和、气正风清的新局面,迎来了发展的转折点。
谋发展 勤学善用
“供销合作社的优势在于网络体系比较健全,这是其他部门或者企业所无法相比的,而基层社是服务‘三农’的前沿阵地,是我们的立社之基。”在赵桂花大刀阔斧的发展路径里,“网络立社、项目强社、开放活社、管理兴社”始终是她的发展思路。这思路来源于全县系统的实际情况,也来自于前往山东、江苏等试点省份一次次的考察调研。当看到有些地区开始了“恢复基层社,构建综合服务中心”时,赵桂花也将这好经验立刻复制到了平遥。在她的带领下,县社先后投资2000万元,完成了襄垣、沿村堡、东泉等9个供销合作社1.6万平方米营业面积的改造重建,建成了集日用品销售、生产资料供应、农副产品收购、科技培训、电子商务、快递物流等为一体的乡镇综合服务中心,重新竖起了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的金字招牌。同时,她也把握住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网工程”机遇,以大型超市、专业化大型经营企业为龙头,组建现代化物流配送中心,并与便民连锁店实行业务衔接,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县域内农村行政村便民连锁店全覆盖,基本形成纵接城乡、横连村庄,“小网店、大网络,小超市、大市场”的流通格局。
在农村电商建设方面,赵桂花更是带领着平遥县社走在了前列。当阿里巴巴启动“千县万村”计划、布局农村淘宝时,赵桂花便敏锐地感觉到这种新型商业业态是供销合作社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2015年8月,平遥县社率先成立了电子商务公司,搭建起的“供销互联+”县级电商平台与全国总社供销e家平台进行了对接,建立了60个村级电商服务站,域内八大类五十余种土特产上线销售。平台还加盟“旅游百事通”开展旅游业务,成功打造了“平遥古城”系列小杂粮、岳壁长山药等产品品牌。在此期间,她多次参加“农村淘宝大会”,并邀请江浙地区的电商专家前来授课培训,为电商服务站的发展打通道路。此外,县社还投资600万元,整合县域电商、快递物流资源,建成电子商务物流园,实行统一分拣、统一配送,以低投入、低成本实现了电子商务的迅速扩张,在打通服务农民“最后一公里”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回首这十年,赵桂花用“十载风雨路,洒满供销情”为自己作总结。其中的辛苦自不必说,但“用心去做、带着感情去做”的她始终乐在其中。当站到人民大会堂领奖、接受组织授予的最高荣誉时,在她的心里,已为自己这十年的供销合作社生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