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6月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直面问题 革故鼎新
——广西平果县社推行综合改革纪实

    投资360万元改造新安供销合作社农贸市场,一期改造后资产收益比改造前增长5倍;果化、旧城供销合作社农贸市场和平果农资专业批发交易市场3个储备项目顺利通过立项,即将陆续开工建设……

    近年来,面对供销合作社存在与农民关系合作不够紧密、综合服务实力不强、层级联系松散、体制机制不顺等问题,广西壮族自治区平果县供销合作社推行综合改革,确立了“补短板、增动能”“转方式、促发展”的工作方针,破解发展难题。

    目前,该社构建“基层社+综合服务站+乡镇农合联”三位一体组织架构,纵向建立“1个资产管理公司+1个集团公司+4个中心社+6个基层社”管理结构,促使供销合作社企业朝“综合服务型、集团经营型、质量效益型”方向转型发展。

补短板 增动能

    平果县社首先改组资产管理公司,推行“县基合一”(县级和各乡镇基层社合二为一)管理机制。接管中心社、基层社人财物,实行集中审核、统一运营、独立核算、收支两条线的财务集中管理制度。

    完善社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成立了有审计、财政、农业部门参与的县供销合作社社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建立起在资产管理委员会领导下,以“县基合一”管理机制为平台、企业开展经营服务、资产经营管理公司核算管理、县联社监事会和审计、财政部门监督的管理体制。

    补基础设施、经营服务网点短板。由资产管理委员会主导,对基层社的资产进行统筹规划。再由资产经营管理公司通过企业自筹、预收租金、建筑商垫资、申请补助等渠道筹资建设经营性和服务性项目。按照立项、备案、规划、审计、招投标等流程,重点建设乡镇农贸市场、综合服务站和乡镇综合超市、乡镇配送中心、综合服务社。先后建成马头供销合作社综合楼及6个基层社综合服务站。全县系统现有各类县级配送中心4个、县级有机生态农产品超市1个、乡镇配送中心4个、乡镇综合超市6个、农家店225个,增强了为农服务动能。

转方式 促发展

    平果县社转变服务方式,发展供销田园综合体,助力乡村振兴。

    依托平果县火龙果产业扶贫核心示范区,按照“一带四园七区”的总体结构布局,建设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休闲旅游、农事体验、田园社区于一体,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供销田园综合体。目前,培育5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园区及周边农民参与生产经营,参与和受益人口近万人。至今,整个园区共投入资金1.65亿元,其中农业经营主体投资1.15亿元。

    转变管理方式,发展供销企业集团公司,助推供销合作社改革。平果县社以资产经营管理公司为龙头,优化资产管理与资源配置,通过专业化发展和投资并购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调整优化社有资本布局,先期注册登记专营粮食食用油、电子商务、农机服务、农业技术服务、土地托管服务公司,再组建集农资、烟花爆竹、日用消费品、粮食食用油、电子商务、超市经营、农产品物流等于一体的集团公司,走集约化经营模式。

    集团公司对各公司进行宏观协调管理,指导开发拓展新业务。各公司按当年利润总额的20%提取上缴合作发展基金,作为集团公司合作发展基金调剂使用,真正实现联合。

二合一 强带动

    平果县社采用供销合作社、村“两委”、社会资本联办方式,领办2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联合社;带动建立村级综合服务社,并与村民合作社对接,促进传统农资经营企业向现代农资综合服务商转型。

    在此基础上,平果县社开展“村社共建”,发展综合服务社与村民合作社“二社合一”相互融合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其做法是:整合村“两委”闲置房屋、场地,使用政策扶持资金,开办便民超市和农资超市,由村“两委”、村民合作社或农村致富带头人通过租赁、入股或自营等方式自主经营,供销合作社指导经营并配送商品。以此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甩掉“空壳村”帽子。

    该社还借助“五保村”一角,改造成立综合服务社,为周边农民提供便捷缴费、就业培训、技术咨询、病虫害防治、测土配方、农机修理等多样化服务。“二社合一”各有侧重,力求实现议事共商、场地共用、资金融通、信息畅通、经营服务贯通。在乡镇层面,供销合作社还与乡镇党委、政府联手打造镇一级“二社合一”农资商品、日用工业品、烟花爆竹集散配送中心,统筹配送至村级集体经济组织。

    如今,全县系统推行“二社合一”经营点的村有28个、“村社共建”项目94个,其中便民超市10个、农资小超市28个;涵盖8832户3.6万人,联结带动6543户农民发展生产,带动农户人均增收4500元以上。去年,村日用品小超市、农资小超市实现销售收入98万元,实现利润51万元,村集体组织增收28万元。

(邓逢明)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