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不符合标准的废塑料进口,加强国内废塑料的回收利用,是减少环境影响和增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废塑料再生利用国家之一。废塑料为我国工业发展提供了质优价廉的原材料支撑,同时也是石油资源的重要补充。作为世界制造业大国,我国对石油的进口依存度接近60%;作为世界塑料消费大国,我国对塑料原料的进口依存度接近25%。然而,多年来,非法夹带、走私入境的洋垃圾对我国生态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禁止不符合标准的废塑料进口、加强国内废塑料的回收利用,是减少环境影响和增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
我国废塑料综合利用行业一直存在企业规模较小、行业集中度不高、加工利用方式单一、技术装备、工艺水平整体不高、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污染治理水平低、监管难等一系列问题。随着禁止洋垃圾入境系列政策的实施,有效促进了我国废塑料行业的良性、规范发展。
2017年以前,我国每年进口废塑料为700万—900万吨,每年国内回收量为1200万—2000万吨;而据海关总署今年1月24日公布的数据,2017年我国废塑料进口量582.91万吨,较2016年降幅高达20.7%。进口依赖度较高的再生PE、再生PET等类型的废塑料进口量也大幅下滑。随着我国禁止进口废塑料等相关政策的陆续实施,今后我国废塑料综合利用行业必将逐渐转入以加工处理国内废塑料为主的发展阶段。
然而,当前我国进口废塑料政策实施和引导行业绿色发展仍面临不少问题,亟待解决——进口固体废物鉴别体系和许可标准不完善、进口废塑料综合利用行业监管难度大、现行废塑料分类回收体系无法满足行业转型需求。
对于上述问题,笔者对我国废塑料进口管理制度及行业政策优化提出3点建议:
第一,坚定不移持续加强废塑料进口管理。实施更为严格的废塑料进口管理制度,将不符合标准的废塑料拒以国门之外,重点打击非法走私。明确废塑料被造粒后的进口许可标准,完善进口固体废物鉴别标准和方法。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海关、质检等相关部门沟通协调机制,进行系统化管理,形成执法合力。
第二,大力推动进口废塑料生命周期的全程监管。以物质流为跟踪导向,从进口废塑料的产生、贮存、转移、加工、处理、处置环节进行全程监管,借助信息化等手段提升行业环境监管水平。强化行业绿色设计管理体系,设立塑料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评价制度,落实生产者、流通者、消费者责任。多部门联动,进一步加强行业监管和环保督查,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促进行业优胜劣汰和良性健康发展。
第三,努力加快国内废塑料回收体系建设。优化废塑料行业布局,重新塑造国内再生资源行业供应链条,实现国内废塑料资源的就地再生。持续提高国内废塑料分类回收质量和标准,提升分类处理技术水平,引导国内废塑料回收利用体系转型发展。此外,建议对国内废塑料回收行业实施政府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
(檀笑 温勇 奚蓉 王旺 蔡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