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5月1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小桂林

□ 王国政

    我作别北方一路向南,因了心的深处对绿的喜爱与不舍。到达浙西小城常山,却见天空阴雨连绵,水汽氤氲,一团团浓得总也化不开的雾,为一座连着一座绿的山,清澈的河,静卧山中的城披上朦胧神秘的面纱,轻柔,曼妙,时隐时现,宛若仙境,极是的好看。长途乘车,恍惚里心生错觉,我这是来到桂林之境了吗?

    说常山风景如画并不过分,说景色宜人恰如其分,连城中一条洁净宽敞的怡情路取名都这般好听令人遐思呢,岂止怡情,尚且养心哩。街心路旁宽大的牌子上,“何处心安,慢城常山”灿烂夺目。驻足牌下,这让我想起一个旧的故事:当年苏东坡一好友唤作柔奴的侍婢随其四处游荡,吃尽苦头,回至京城东坡为其好友接风洗尘随口问柔奴苦也不苦,却见柔奴轻声回曰“此心安处,便是吾乡”,旷达诗意的一代文豪被柔奴身处逆境安之若素的生活姿态惊叹不已,并以一首《定风波》记之。当下俗世里躁动不安,心时常被世风吹得忽一阵高忽一阵低,犹如小舢板风中海上行,摇来晃去,缺少一方适宜之地安存,看来常山是一方养心怡情的好地方喽。

    常山属喀斯特地貌,不大的城被群峰环抱,河水缠绕,青山碧水,相依相衔。这是我将常山喻为小桂林的一个首选的因由。我在这座玲珑精致的小城两日光景里,一日雨,另一日亦雨。短暂的时光,我无法抚触这座千年以上小城幽深的历史文化,亦无时间去之江源头看个究竟,我只是在同伴忽悠下冒雨去了城外那片当地有名的胡柚园大饱眼福之后大饱口福,其余时间尽在毗邻下榻酒店的东明湖公园里按照我惯有的早晚散步习惯走走转转,转转走走。因此,我对常山这座小城的认识显然是肤浅的,不深不透的,但她给了我一张清新脱俗自然美的名片,一个疑入桂林的美丽错觉并让我一见钟情记住她的真实的梦。桂林的山水是甲了天下的,常山的风景能否与桂林相媲美,他人如何看我不知晓,我并不在意和关注别人如何去看一方城市,一处风景,甚或一座山,一个湖。多年行走中,我崇尚自然,亲近自然,让生命在回归自然中生发与躲在都市写字楼里截然不同的活力,由此对于那些留给我深刻美好印象的自然景色,常用一支还算听话的笔给予记录和赞美,这已成为我多年旅行的一个习惯。恰恰因为有了这样一个习惯,使我每到一地拒绝走马观花浮光掠影而是悉心观察动情体悟以致不虚此行,我认为这是一个具有文字能力的人应该拥有的习惯,而始终坚持却并非易事。

    东明湖公园是好看的,有青的山、绿的水,有亭榭、有拱桥,还有一片不大亦即南方常见的竹林。公园极精致、幽静、自然,当地与我一样习惯早晚锻炼的人,或漫步,或太极,或伴随音乐舞蹈,脸色恬静,淡然,身上散发出的气质与这座公园天然般契合。我自山河褪去绿装的北方来,常山青山绿水清新空气的福利须好好体验享受的。到达常山次日早,我趁雨停的功夫,攀至公园周边高不过十层楼的山顶凝神远望,冬雨洗过的空气愈加清新,片片云朵掠过头顶,一拨又一拨,裹在群山中的小城宛若处子,静谧,含羞,衣兜里掏出手机随手一拍,嗨,美极了。

    我到常山的由头是参加当地农信社承办的会议,红马甲邻居银行会议主旨,将来自全国各地二百余与会者由远亲变成近邻。有道是远亲不如近邻,短短的两日里,我看到常山另一道更加靓丽的人文风景,感受同行亲如一家的温馨,出门在外,人在途中,这是容易让人安心的。我清晰地记得,那一天黄昏时,接站的车子酒店门口停稳,一身着红马甲个子高挑的姑娘笑容可掬躬身拉开车门,送来“您好”,接过行李,前台登记,绕过曲里拐弯的走廊,送我至客房门口,躬身含笑道别。姑娘并非酒店服务员,而是当地农信社的女员工,我的异地同事,她亲切得体的举止,青春向上的朝气,舒心的话语,给了我旅途归来女儿车站甜甜地笑着接我般心暖。两日会议日程里,承办方安排之周到,之细致,之人性,之真,之诚,我这么多年里参加过这么多次的类似会议,却是头一遭遇到。会场内外,但见红马甲,或迎宾,或送客,或忙前忙后服务,彬彬有礼,张弛有度,男具阳刚之气,女有林下之风,令与会者温馨点赞,印象深刻。印象愈加深刻的,当地农信社将邻居银行成功之道和盘传给全国同行,这是需要文化支撑和胸怀的,而许多成功企业或人士这方面往往遮遮掩掩,有所保留。

    时光匆匆,我在短暂时光里赏览常山自然人文两道别致的景,祖国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山川如此秀美绝非常山独有,温暖有爱人文景观却并非各地皆有,这有点儿“双世遗”的味道,我此行不虚。

    别离常山的清晨,气温几近零度送站大巴车上,红马甲将热气腾腾的肉包子连同豆浆纸巾矿泉水逐一送至手里,暖透与会者心身。车子将要启动,当地农信社掌门人“欢迎常来常山,我会想你们的”送别语,使车厢里顿时掌声一片……

    何处心安,慢城常山。

    常山,就是这样一个让人安心的好地方。

    我会想她的。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