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5月10日,农业农村部发布消息称,纺织品服装出口回暖,纺织企业订单充足,棉花需求平稳,今年棉花消费量维持822万吨不变。
据悉,往年5月份以后纺织行业会逐渐进入淡季,但今年并非如此,在储备棉有序轮出的保障下,纱线产品走货加快,订单供不应求,生产中低支纱线的纺织企业成为储备棉轮出的最大受益者。不仅纺织品内销情况向好,纺织品服装出口数量也稳中有增,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8年4月,我国出口纺织品服装约214.86亿美元,环比增长51.69%。
根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数据,2018年1月份至今,各品种纱线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普梳纱32s价格涨幅最大,目前价格维持在23300元/吨左右,较1月份上涨300元/吨左右。
近期,纺企棉花原料库存多维持在1个月左右,陆续有补库计划,价格成为纺企在现货与储备棉之间取舍的关键因素。5月是纺企采购棉花品种的分水岭,5月份之前纺企多以采购2017年新棉为主,并根据配棉所需采购储备棉。进入5月份后,在郑棉CF1809和ICE同时上涨的刺激之下,棉花现货迎来200元/吨—400元/吨的上涨。纺企对于现货观望情绪加重,储备棉的低价受其青睐。
业内人士指出,本年度国内棉花供应有保证,贸易商手中皮棉数量不在少数,加之储备棉轮出对现货市场形成补充,所以当前纺企对原料采购并不心急。
(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