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抚远农商银行始终以“精耕小市场,做出大文章”为目标,深耕服务“三农”本源,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助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让肥沃的“黑土地”变成农民致富的“金土地”。
破题:创新抵押方式
“真是太感谢农商银行了,没有这笔钱,今年的地还不知道咋种呢!”海青乡村民李红霞激动地说,他拿到了黑龙江省第一笔“土地使用权”抵押贷款,10公顷土地的种植资金有了着落。
联保贷款程序复杂、联保组成员信誉差,农户不愿意办理;联保贷款资金额度小、不能满足生产经营需求,导致闲置耕地没人种。这是曾经困扰抚远市“三农”发展的主要问题。为此,抚远农商银行广泛调研、反复论证、大胆探索,在全省创新推出“土地使用权”抵押贷款品种,有效破解了农户融资难题。
发力:信贷随农民需求走
抚远农商银行紧跟农业用地流转集中连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万亩良田旱改水的发展趋势,确立“以土地抵押贷款为主攻方向,做实、做精、做细、做优‘三农’业务”的发展思路,不断改进和完善贷款品种,形成“一次授信、三年有效、随用随贷、周转使用、按年结息、到期还本”的高额循环贷款模式,将金融产品深度嵌入农业各项经营活动中。
家住鸭南乡镇西村的村民段淇文是当地的种地大户,自有土地1200多亩,是抚远农商银行的忠实客户,今年3月,他又申请了210万元贷款。“农商银行的高额循环贷款太方便了,贷款一次,三年内想怎么用就怎么用……”段淇文高度评价该行的惠农措施。
跨越:实施信贷“3.0工程”
抚远农商银行精心打造信贷“3.0工程”,构筑信贷服务新格局。
实施“阳光信贷1.0工程”。落实贷款公开承诺制度,将贷款发放对象和贷款条件、程序、期限、利率等全部真实、准确、完整地公开,明确承诺办贷时限、到行次数,划定服务行为底线,明确不得拒绝客户合理授信要求和贷款需求、不得向客户吃拿卡要收回扣,公布了省市县三级举报电话、主动接受广大客户的监督。
实施“快捷信贷2.0工程”。通过协调国土资源局和招标评估事务所方式,建立了土地评估、他项登记的绿色通道,不断简化贷款手续、优化审批流程,为农户贷款提供“一次申请、两次到行、三天放款”的“一站式”限时办结服务。
实施“优惠信贷3.0工程”。把握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新机遇,将每公顷土地抵押额度提高至4万元,满足农户扩大规模、购买农机等大额资金需求;落实普惠金融理念,下调农贷利率至4.68‰,降低农户融资成本;免收农户办理抵押登记过程中的土地评估费、不动产登记费等多项费用。
新程:不忘初心再出发
抚远农商银行主动融入乡村振兴战略,以信贷支持农业合作社为核心,将金融服务链与现代农业产业链深度融合。按照“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与黑龙江省农业担保公司、农业合作社沟通对接,创新“担保公司担保+合作社社员联保”组合担保新模式,共同搭建金融服务、技术指导、农资供应、销售服务一体化新型平台,破解农户融资、经营难题。
此外,该行还采取受托支付方式将贷款资金,一次性划入农业合作社在贷款行开立的专用存款账户内,信贷客户经理全程监督资金使用,为“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全产业链上不同阶段的农户提供全流程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