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江苏省宿迁市皂河镇刘庄村,你会发现,这个小村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曾经的刘庄村垃圾随处可见,主干道上连路灯都没有。在农闲时,村民们没有事情可做,收入也上不去。”说起以前的刘庄村,村支书刘书宇很无奈。如今,刘庄村有了大变化,环境更整洁了、基础设施更完备了,村干部干劲更足了,村民们脸上也有了笑容。村支书刘书宇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之前,对宿迁市供销合作社驻刘庄村第一书记蔡彬来说,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蔡书记,俺村穷啊!”现在,则是“蔡书记,俺想弄这个项目,你帮俺参谋参谋!”这些可喜的变化是怎么来的呢?一切还要从“三进三帮”活动中市社的项目帮扶说起。
深入调研 因户施策
2016年底,宿迁市启动全市干部联系农户“三进三帮”活动,组织市、县、乡、村四级干部走进乡村、走近农户、走上田头,帮助镇村理清发展思路、帮助农民创业增收。宿迁市社发挥自身优势,将精准扶贫与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有机结合,发挥行业特点和系统优势,在全力帮扶村集体和贫困户双线脱贫上取得初步成效。
根据“三进三帮”活动工作部署,宿迁市社结对走访了皂河镇刘庄村。为了高效解决刘庄村面临的问题,市社建立了“四方联动”问题解决机制,即:市社、江苏农民培训学院两家市级单位、刘庄村村委会、皂河镇政府四方协调,形成合力。由驻村第一书记、农民培训学院联系人、村支部书记、镇派驻村干部组成四人工作小组,第一时间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推进项目建设,促进刘庄村发展,维护刘庄村稳定。
针对刘庄村的情况,市社组织精干力量和村干部进行调查摸底,并对贫困户、重点上访户、老党员、残疾人、退伍待业军人等农村特殊群体进行重点走访,详细了解百姓生产生活情况及存在的困难。此外,市社还组织村民代表、老党员及村组干部就解决问题、谋划发展、项目选择等召开座谈会,听取村民意见,汇集民智、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刘庄村发展。截至目前,市社已开展走访24次,精准掌握了刘庄村的真实现状。
惠民项目 造血扶贫
助推发展、助力富民是“三进三帮”活动的重要内容,市社以“挂村包户”扶贫助困工作为基础,以项目助扶贫、以项目促脱贫。活动以来,市社共为刘庄村引入6个项目,带动68名群众就业,帮助28名群众解决了急难问题,实施了3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解决村民生产生活困难方面取得了一定实效。
市社基于自身优势结合刘庄村实际,投入35万元建设了皂河镇刘庄村亲耕田综合服务社,确立了“农资统购统销社会化服务”帮扶项目。以皂河镇刘庄村亲耕田综合服务社为载体,由供销合作社系统农资龙头企业牵头,对刘庄村的农田进行统购统销,提供社会化服务。一方面,每亩可为农民节约支出100元—200元;另一方面,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8万元。
为了确保村民夜间出行安全,2017年宿迁市社筹集资金5万元,为刘庄村的主干道和村部周围安装了50盏太阳能路灯,并计划在今年的“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中将路灯项目继续拓展,再安装70盏,保障村民夜晚出行安全。“供销合作社帮我们村安装了路灯,晚上我们也能出去溜溜门子、活动活动了,再也不用担心没灯容易摔倒等问题了!”一组村民刘法宇开心地说。
“在‘三进三帮’走访中,我们了解到刘庄村很多村民由于照顾老人、小孩等原因无法进厂打工,市社利用系统资源为刘庄村引进了‘三来一加’手工业项目,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赠收。”蔡彬表示,通过市社组织建设的“三来一加”集中加工培训点,刘庄村留守妇女、老年人、残疾人等都实现了手工就业。此项目的引进带动了村民60余人,平均每人每月可增收600元—800元。
村民娱乐广场是刘庄村最热闹的地方。在那里,老人可以安心锻炼身体,孩子可以到处奔跑玩耍,有时晚上还会有村民自发组织跳起广场舞,欢声笑语不绝于耳。然而,在一年前,这里还是荒草地。2017年,宿迁市社投入2万元建设了村民活动广场,并为村民协调了一套体育健身器材,这才有了如今充满欢声笑语的娱乐广场。此外,针对孤寡老人养老难问题,市社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项目也应运而生。目前,投资近30万元的项目已经建设完成,物资等配套齐全,已进入运营招标阶段。
今年是宿迁市社的“项目建设年”,一批新的帮扶项目也早已立项:扶贫产业园、苹果种植园、农用渠改造、光伏发电……相信这批项目的落地建成将给刘庄村带来更大的变化,村民们的获得感将大大提升,小项目一定会带来大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