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8年5月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做好舆情管理 实现健康发展

□ 吉林磐石农商银行 刘 超

    当前农商银行的舆情管理工作面对新的挑战:诱发原因复杂化、传播渠道多样化、传播速度快。笔者认为,农商银行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做好舆情管理工作。

    建立全面舆情管理文化。要建立全面的舆情管理文化,树立全员舆情管理工作意识,增强捕捉负面舆情信息的敏锐度。

    建立完善适应新形势下舆情管理工作的制度。一是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明确责任分工。二是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负面舆情发生的最初24小时也是非理性发展期,处置越快,产生的影响越小。为及时应对各类负面舆情,快速反应,农商银行应统一各专业条线制定完善、有效、合法合规的应对各类舆情中介事件的处置预案和应对口径。

    建立舆论引导团队。当下,建立培养专业的兼职舆论引导团队,选拔政治意识强、理论水平高、业务能力精、综合素质好的员工组建兼职舆论引导团队是处理舆情事件的有效手段。出现负面舆情时,做好舆论牵制与引导,不能让权威信息的“失声”为小道消息的“发声”提供空间。

    开展舆情风险评估。农商银行舆情绝大多数是系统外部引发,面对这种情况,要找到源头,评估可能带来的后果。舆情风险评估则主要包括两大类:其一是对公共部门日常工作范围内可能存在的舆情风险的、难以避免的问题进行评估,例如窗口服务人员的态度问题等。这一类别的舆情风险评估可以采取历史事件梳理法。通过梳理以往某一个公共主体所出现的舆情信息,进行归类和分析,归纳出常见的舆情风险源。其二是确定存在一定风险又不得不开展的工作。通过开展舆情风险评估,可以构建起供舆情风险监测的指标体系,从而最大限度实现舆情风险的精准监测。

    建立信息共享及时反馈机制。信息不对称是出现舆情事件的导火索。通过制度建设,建立舆情信息共享机制,在发现涉及某个部门的舆情信息时,通过信息共享机制和渠道及时传递给涉事主体。在渠道方面,当前的新媒体手段已经实现了提供几乎无成本的平台。舆情信息的快速、及时、充分共享,有助于事件层面的有效处置和舆情层面的共同应对。此外,由于舆情的化解有赖于其所承载的事件的化解或者问题的解决,还需要建立舆情所反映问题的解决反馈机制。负责舆情监测的部门监测到舆情信息后,及时转发给管理部门。管理部门则需要在一定时间内有响应,包括第一时间回应已经关注、加紧核实、依法处置、处置通报等。

    建立舆情有效分析与研判机制。迄今不少研究者强调舆情应对的速度问题,例如所谓的“黄金时间”。舆情管理上“快”是必要的,而快的前提和基础是科学的研判,需要建立舆情信息的风险分析与研判机制。舆情信息分析与研判,应当由事件管理部门和舆情管理部门共同完成,前者主要对舆情所反映内容的真实性、依法处置的程序和可能结论、回应内容的素材准备等进行研判,后者则主要研判舆情环境、舆情焦点、口径制定、回应可能的结果等。此外,十分有必要借助第三方力量,特别是舆情管理方面的专家共同研判,一方面,即便是当地从事舆情管理工作、具有较高舆论素养的人员,也可能受束缚于种种因素而可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或者无法做到中立地分析问题;另一方面,第三方舆情管理专家由于长期跟踪和研究舆情,更能从整体上“把脉”某一舆情信息的基本走势,并客观中立地做出基于舆情环境和事件本身的分析。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