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8年5月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新疆:农机合作社里 “共享”劳动智慧


    正值“五一”小长假,在田间地头忙碌了30多年的金贵明本打算带老伴去内地转转,无奈农机合作社太忙,出游的事只能暂时作罢。“合作社一年春耕秋收也就忙4个月,种粮食就是这样,耽误不得。”说罢,金贵明开始给棉花地里的无人播种机添种。

    2016年,金贵明在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成立了薇海睿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通过两年的运营已开始盈利。3月底到5月初是农机合作社忙碌的春耕时段,金贵明常常带着他的机械“伙伴们”追着时间跑,忙碌的同时也尝到了“农机共享”的甜头,体验了一把跟劳动有关的智慧福利。

    今年53岁的金贵明19岁便与土地结缘,1983年冬天包产到户后,他分得7亩地,从农作物到经济作物,从几亩地到几十亩,从人工种植到机械作业,随时间增长的不只有金贵明的年龄,还有与土地有关的经验和智慧。

    看着土地面积不断扩大,金贵明开始琢磨如何才能高效便捷种地。1998年他攒钱买了一台打秆机。他说:“机械作业省功夫、效率高不说,效果还好,邻居们见了就给点钱让我帮忙收棉花秆。”2013年金贵明干脆将自家承包的60多亩土地转包给别人,一门心思搞农机。

    2016年金贵明和朋友一起筹措近400万元,购进农用机械和相关设备,成立了薇海睿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他们合作社刚成立我们就有合作了,我们农场种了6000亩的棉花,要我们自己‘养’农机不现实,使用率低,还得雇专人看护,成本太高,这100亩地他们进两台农机6个小时就完事了。”新疆昌吉市嘉禾棉花专业合作社经理人周义说,农机合作社针对大型农场每亩地会优惠10元,“合作共享大家都有钱赚。”

    薇海睿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去年收入200万元以上。金贵明笑着说:“今年秋收还没开始,不过粗略估算了一下要比去年高不少,种地种了30年,才算是在土地里琢磨出一点门道。”

(姜文)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