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4月2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做农民致富的领路人
江西都昌农商银行全力满足“三农”信贷资金需求
□ 李亚亚 帅友云

    江西都昌农商银行坚持“立足本土、服务‘三农’、支农支小”的市场定位,积极适应乡村振兴战略,主动担起农村金融主力军的职责,主动对接各类涉农主体,积极满足“三农”信贷资金需求,让“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成为可能。  

    精准发力推动农业发展

    “总有一天我不再离乡背井,带领家乡百姓,在自己的土地上创造更多的财富。”这是1983年出生的都昌县狮山乡竹汪昔村人汪峰,看到家乡与外面繁华世界的差距与落后说出的一句话。2012年7月,回到狮山乡开始创办银隆养殖场的汪峰,从都昌农商银行办理“财政惠农信贷通”贷款100万元,开垦出7000多平方茅草丛生的荒地,养殖蛋鸡3万羽,产值突破500万余元,用工人数15余人。到今年,养殖场投入600多万元,建起了100多亩的水产养殖以及蛋鸡十万羽的大型综合养殖基地,并且养殖场先后获得“农业产业化九江市龙头企业”“蛋鸡标准化养殖江西省示范场”。 

    2014年以来,该行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需求,将农民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休闲农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五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重点扶持对象,大力支持发展油茶、种养殖、绿色有机、生态休闲农业等产业,信贷资金达1.13亿元,其中油茶产业861万元、36户,水果蔬菜行业1691万元、63户,养殖产业8273万元、604户。

    精准对接助推攻坚脱贫

    精准扶贫讲的是政治、是责任、是担当。都昌县是全省贫困县之一,该行一直按照金融扶贫的要求,单列信贷计划,做好建档立卡贫困户信贷需求的摸底调查,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的沟通,及时更新贫困信息,通过“扶贫和移民产业贷款”“下岗再就业贷款”,确保有效信贷需求及时到位,做到“应贷尽贷”,其中“扶贫和移民产业贷款”投放1525万元,“下岗再就业贷款”投放670万元。

    邱文彬是都昌周溪镇花桥村道官垅人,在周溪街上做小本生意,看到很多人搞光伏发电,自己也想尝试,又苦于没有启动资金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来到周溪支行询问光伏贷款政策,客户经理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3天内资金就到客户的账上,一个星期内发电站就建起来了,“有了农商银行的10万元启动资金,我的光伏发电站才建了起来,下个月就可以发电赚钱了。”今年该行更是利用网点人员多、决策链条端、市场利率优惠、社会贡献大等优势与扶贫和移民办公室签订《“光伏产业扶贫贷款”合作协议》接近4.8亿元贷款总规模,已经投放10266万元,该行又在一新的领域继续支持贫困户脱贫致富。

    优化服务推进科技金融

    近年来,为适应互联网金融的强大冲击,该行从搭建“物理网点+百福系列电子产品”服务平台着手,不断改造物理网点服务环境和完善服务功能,整合优化网点和服务资源,大力推广百福系列电子产品,下沉服务重心,拉长服务链条,扩大服务半径,将更多优质服务资源向“三农”倾斜,打通渠道科学金融共享渠道,打造乡村金融服务“三通”格局——网点机构“乡乡通”、便民服务“村村通”、百福电子产品“户户通”,实现乡村客户足不出户即可办理贷款、理财、缴费等大部分的金融业务,增强客户体验感受,推行“背包银行”“行走银行”常态化,挨家挨户,在“深入四扫”的基础上,上门进行宣传、营销,并提供上门办理办业务服务,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有了手机银行,放贷款完全不需要通过现金,省了我不小的一笔利息支出呢”,贷款客户黄成龙拿着手机高兴地跟银行的工作人说。黄成龙是都昌县城的绿能电动车销售商,在农商银行借款100万元用于临时周转,因为平时销售比较忙,以前每次还钱借钱都要跑半个小时的路程到柜台办理业务,现在他在店里就能在手机上进货收货了。

    该行在全县259个行政村,均签约了村村通特约商户,覆盖率100%,网上银行客户数为13482户、手机银行32178户、E百福用户 3789户、“百福通”聚合支付审核通过商户2774户、共布放自助转账终端 259台(包含村村通),签约商户742户。

    都昌农商银行始终保持着对历史负责任的态度和企业担当,深耕“三农”领域,坚持“取之于农,用之于农”的服务方向,做农民发展致富的引路人。今年,该行面向乡村振兴战略再发力,制定信贷资金3.2亿元的投放计划,其中30万元(含)以下贷款任务数9760万元,100万元(含)以下贷款任务数8200万元,诚商信贷通贷款净增1500万元,扶贫贷款净增920万元,确保“百福通”特约商户总数5880户,电子替代率75%,互联网金融渠道同步率25%,互联网金融用户活跃率15%,让更多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