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8年4月2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探访岳家寨里的“双代店”

□ 崔建斌

    岳家寨,原名下石壕村,是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石城镇的一个行政村,地处山西省东南部。全村现有38户,97口人。据传,当年岳飞被奸臣所害,其后人被迫从河南汤阴逃难于此。为传承英雄历史,寻求保护屏障,对内叫“岳家寨”,对外称“下石壕”。村庄坐落在山嘴之上,当地百姓就地取材,一色的石头筑就,石墙石顶,村头石磙石碾,村边石桌石凳,高低错落,彼此相连。优美的自然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淳朴自然的人文景观和独特的民风民俗,吸引着国内休闲度假散客。因此,家家户户办起了农家客栈,这里也被外界誉为“世外新桃源”。来到此地的游客必到供销合作社,他们把供销合作社当作一个新景点。

    岳家寨供销合作社是“双代店”。在计划经济时期,“双代店”的作用非常重要。作为统购统销的重要渠道,它几乎是这个深山老村唯一合法、有效的物资交换点。乡民把收获的土产和山货换成钱,再从这里购买生活用品。当时,这里不仅销售布匹、食盐、煤油、气门芯,还有雷管、炸药、医药;不仅收购谷子、核桃、杏仁,还分拣、定级、运送废旧工业品,所有业务都只能靠肩挑、背扛、畜驮。大山的隔绝和岳晚增老人的爱护,让岳家寨供销合作社保持了当时的整体风貌。2015年,山西省民俗博物馆制作了《古村老店,店貌依然》版面,将供销合作社的整体风貌、被裱墙的报纸和奖状定格为“历史的活化石”。

    盛夏8月,借下乡督导工作之机,笔者有幸来到岳家寨供销合作社。进入悬挂“供销合作社”石片标志的石板房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青砖砌的木头台面柜台和靠墙摆满琳琅满目商品的木制货架,货架内侧还保留着当年糊裱的发黄的旧报纸。右侧墙上面贴满了小店主人历年所获得的奖状,一下把人的思绪拉到儿时所见到的村供销合作社。通过介绍,笔者见到了精神矍铄、笑容可掬的岳家寨供销合作社主任岳晚增,此情此景说不出的亲切。

    谈起过往历史,老人打开了话匣子。他说,岳家寨位于半山腰,往上看,山顶入云端;往下看,悬崖峭壁,万丈深渊。过去,到石城镇走一趟,走的全是羊肠小道,一不小心摔下去,就要粉身碎骨。当地的群众流传着一句话:“下石壕,下石壕,道路艰险难行走,空人行走心胆寒,猴子来往也发愁。”过去村上的群众买卖东西,至少要走十里远的山路到老申峧或者翻一座山到不蓝岩,很不方便,群众迫切要求办一个代购代销店。群众的要求很快得到了县供销合作社的支持,并先后在1957年、1960年办过两次,但都因为交通不便,道路艰险,找不上担货人,半途夭折。

    1965年,当时社员推选岳晚增当代购代销员,他犹豫不决。县社领导看出了他的心思,多次找他谈心,并给他介绍了老英雄张金成一条扁担艰苦创业的事迹。年轻人不服输,“既然张金成同志能靠一条扁担办门店,我为什么不能扛上背篓办门店呢?”岳晚增拿定了主意。于是,他从家里找来门板,用石头垒起柜台,去老中校分店找了几个纸烟箱当货架,自己动手编了货篓,到石城供销合作社进了十几种商品,就这样把门店办了起来。当时,他肩不离篓、篓不离肩,靠两个肩膀一双脚,逐家逐户,收购供应。每年除花椒、柿饼、食盐等大宗农村产品和工业品外,进货、送货基本上都由他一人承担,很少专门找脚夫。他一直坚守“宁愿自己磨破肩,不让群众受为难;宁让自己跑断腿,不让群众受劳累”的原则。只要是群众急需要的,哪怕是一毛钱的东西,他也会想方设法买回来。

    下石壕离供销合作社二十多华里,听起来不远,但翻山越岭,崎岖难行,往返一次,起个大早,还得搭个大晌午。就这样,十几年来他捎带背货8000余斤,背破了好几个背篓,锻炼了两个“铁肩膀、一双硬脚板”。

    1981年秋天,供销合作社从林县进回一批“红旗渠”牌缝纫机。他挨家逐户登记,要一个,他就从县社购进一个。连续几天,他从石城背回了6台缝纫机,满足了群众的要求。群众高兴地对他说:“晚增呀!你才是真心实意为咱山区人办事的勤务员。”在那时,岳晚增也很注意节约,哪怕是一分钱、一张纸也舍不得浪费。由于商店房子狭窄,他就在一个小角落里支了一块木板当床用,长不足五尺、宽不过二尺。商店房破了自己修、货篓破了自己编,冬天冷了自己拾柴烘火取暖。十几年来,自己能办的事,坚持自己动手办,一滴一分,精打细算、勤俭办店。

    进入市场经济后,岳家寨供销合作社一方面保护着古店老貌;另一方面,开展新的业务,帮助游客联系客栈、帮助联系购买土特产品等。随着业务的不断扩大,为山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提供方便的同时也增加了农户的收入。当地农户对岳家寨供销合作社交口称赞:“供销合作社办事,咱们称心如意。”

(作者单位:山西省长治市供销合作社)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