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对推动乡村振兴作出了重要指示。作为扎根县域、服务“三农”的农村金融机构,农商银行应结合行业特点与自身实际,大力支持乡村振兴,努力谱好乡村振兴的华彩文章。
提高政治站位
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又强调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
单单从其中出现的“根本性问题”“重中之重”“重大决策部署”“重大历史任务”“总抓手”等几个词语中,就让我们看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把“三农”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放到了何等重要、何等突出的位置。
提高经营站位
结合行业特点、自身实际支持乡村振兴战略
农商银行姓“农”支农,“四个面向”是我们的市场定位、经营站位,其中 “面向‘三农’”是我们的第一选择,农商银行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前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要统筹谋划,科学推进。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兴旺,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全力以赴消除农村贫困,推动乡村生活富裕。要发展现代农业,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农业质量、效益、整体素质。农商银行应当而且必须提高经营站位,结合行业特点、自身实际支持好乡村振兴战略。
打造特色品牌。全力建设好百姓银行、家庭银行、社区银行、产业银行,要根据各自服务辖区内的经济社会环境、市场客户特点、自身发展情况,突出重点,集中发力,逐步形成符合自己发展的特色定位、特色品牌。比如,农区支行要重点做好扶贫贷款投放、电票质押、二手房按揭等工作;城区支行要发力经营性贷款、住房按揭贷款和零售类公司贷款。
明确支持重点。制定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在支持对象和服务范围上,紧跟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这些区域领域,重点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村电商等产业领域的金融支持。
切实转变作风。坚持好党委成员“联系点”制度、包保制度、工作督办制度,发扬光大老一辈走村串户、进企入居的工作作风,在服务辖区内,逐村逐户逐企业逐单位采取“陌拜行动”,做好客户信息建档工作,实施网格化管理,进行综合营销,及时了解和掌握“三农”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积极宣传、营销和创新我们的金融产品,并以他们的实际需要中心,为他们量体裁衣,满足他们生产、生活、发展的需要。
业务、党建融合。做好业务发展与党建工作的有机结合、有效融合,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的审议重要讲话精神与 “建过硬支部、做合格党员、当干事先锋”结合起来,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以创建“五好”党支部、争做“五带头”优秀共产党员为抓手,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落实好上级党组织重大决策部署,通过党支部及党员干部的身体力行和模范带动,掀起“重在基层,贵在实干”的热潮。
功成不必在我
推动农商银行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功成不必在我并不是消极、怠政、不作为,而是要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既要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既要做显功,也要做潜功,不计较个人功名,追求人民群众的好口碑、历史沉淀之后真正的评价。
不良贷款“双高”、历史包袱沉重是农商银行改革发展的最大现实、最大困难、最大障碍,我们一定面对现实,牢记使命,坚定信心、决心,不计个人名利、得失,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既统筹兼顾,又突出重点;既审慎经营,又积极作为,克服困难,扫除障碍,做好支农支散、支小支微的文章,做好“堵新”“收旧”的文章,做好创收增收的文章,不负上级党组织重托、不负股东和员工信任,夯实发展基础,增强发展后劲,激发发展动力,提高发展质量,用实际行动支持好乡村振兴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