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勒市:
本报讯 4月14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尔勒市2018年机采棉春播现场会在库尔勒普惠农场召开,帮助广大棉农掌握机采棉技术要领,进一步推进库尔勒市机采棉种植进程。库尔勒市各乡镇场分管农业的领导和种植大户等100余人参加了活动。
根据土质肥力情况选择合理种植密度,库尔勒市农业局组织4台播种机在现场开展机采棉示范播种,并在播种中引进了卫星定位和大马力拖拉机无人驾驶自动播种系统。库尔勒市农业局技术人员在现场向种植大户和棉农讲解了机采棉播种要点,对机采棉的播种模式、种植模式、播种后的管理措施和疾病预防等内容做了详细的讲解,并向在场的棉农发放了《机采棉专家谈新疆机采棉技术》宣传册100余册。
对于棉农关心的机采棉成本、质量和价格问题,库尔勒市普惠棉花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齐国宝在现场做了分析。2017年库尔勒市普惠棉花专业合作社种植了1000亩机采棉,齐国宝根据2017种植机采棉的人工管理、中耕、农药、化肥、种子和人工采摘等12项数据与传统棉花种植做了成本分析和比较,结果显示,机采棉合作化规模种植比传统棉花种植每亩减少约1000元成本。
库尔勒市农业局局长柯寿春表示,从总体上来看,机采棉种植模式更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还在环境保护、减少土地资源浪费、降低生产成本、缓解农忙期间劳动力紧缺、缩短采棉周期和提高采摘效率方面有积极的作用。
据了解,今年库尔勒市计划种植机采棉7万亩,目前机采棉已经播种3.6万亩。
(胡文)
精河县:
本报讯 这两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精河县大河沿子镇呼萨英铁热克村种棉大户王敬伟的500亩棉花地里,自动导航无人驾驶拖拉机来回穿梭,精准播种。“今年,我所在的合作社参与了社企对接联盟,对接的棉企对于棉花收购有硬性的标准,我们就按他们的要求来播种,年底每公斤棉花加价两毛钱,这样我们卖棉花有了保障,价格也可以高一些。”王敬伟说。
随着天气转暖,新疆精河县抢抓气温回升、土壤墒情好的有利时机播种棉花,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精河县102.5万亩棉花顺利开播。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精河县大面积推广机采棉,引进无人驾驶拖拉机。
2017年,精河县通过开展棉花供给侧改革试点,推进“合作社+大户+轧花企业+纺织企业”模式,形成了订单式、托管式、社企联盟制、联营制等多种管理模式。今年,精河县召集4家棉花加工企业与27家种植合作社签订20万亩棉花种植协议,精河县沃土农业合作社的4000亩棉花签订了供销合同,合作社按照轧花企业要求种植标准的“双30”年底按每公斤高于市场价两毛钱进行收购。
为促进棉花生产提质增效,打造优质棉生产基地,社企联盟通过提供统一棉种及全产业链一条龙管理服务,并统一收购加工,打造符合市场需求的棉花产品。2018年,精河县搭建社企联盟2个,涉及棉花生产合作社27家、轧花企业5家、棉纺企业2家,覆盖棉田20万亩。
精河县农业和水利局副局长王义宏介绍:“今年我们依然采取企业加合作社加基地加农户的产业链模式在推广,社企联盟主要是做到了棉花品种的统一管理,以及优质优价,能使老百姓获得更多的效益。”
目前精河县102.5万亩棉花全面开播,预计到4月中下旬可全部播种完毕。
(姜廷廷 王娟)
玛纳斯县:
本报讯 4月14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玛纳斯县北五岔镇,绿源农业合作社6700亩棉花陆续开播,4台卫星导航无人驾驶拖拉机正在地里精准作业,播种、铺设滴灌带和地膜只需一个人操作完成。
据合作社理事长吕大海说,今年,合作社引进了10台卫星导航无人驾驶拖拉机,往年6700亩地播种需要20多天,现在依托先进机械,播种最多一周就能完成。而且,实行精准化播种后,还能降低秋天机采过程中造成的浪费,从而提高农民收入。
据了解,今年,玛纳斯县将围绕降成本、提质量开展棉花供给侧改革,种植优质棉50万亩,机械化采收达到100%。同时,该县将大力开展各项农业专业技术培训,全力确保棉花丰产丰收。
(明文)
温宿县:
本报讯 当前,正值春耕时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温宿县共青团镇、古勒阿瓦提乡、克孜勒镇的10万亩机采棉已经有序开播。
机采棉的种植为广大棉农带来了福音。采用机采模式精量播种的棉花,节约了种子,节省了劳动力,采用机采棉技术统一管理的棉花长势较好,机采成本较人工采棉成本低,采收也较及时,不影响冬天的耕地整地作业。种植机采棉不用考虑拾花工难找的问题,极大地解放了劳动力,为大量的棉农节省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提早进入庭院经济,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
据了解,机采棉播种机安装应用卫星定位自动驾驶系统开展作业,有利于机采棉的播种、中期管理以及采收。种植机采棉实现了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构建现代农业奠定了基础。
(素文)
乌苏市:
本报讯 4月15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苏市在甘河子镇召开农业农村工作现场会,向棉农推广机械化棉花种植管理技术。
现场会上,与会人员现场观摩了卫星导航系统精准播种作业,甘河子镇种植大户徐良敏今年整合了8000多亩土地,让小片地成了大条田,便于大型机械作业,他打算在棉花种植管理采收阶段实行全程机械化,减少成本。
徐良敏说:“我们今年全部采用GPS机械化作业。全程机械化后,棉花种植的各个环节成本都会相应减少,顺利的话今后可能会扩大种植规模。”
乌苏市农业局局长陈金都说:“今年乌苏市仍然以棉花种植为主,全市棉花种植面积将达到160万亩左右,结合今年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我们将重点做好产业振兴工作,棉花上突出全程机械化,以机种、机采、机收为主要的方向,通过全程机械化的作业,努力提高棉花的产值,降低棉花的成本,实现棉花高产高效。”
(亚文)
编 后
近年来,我国农村城镇化、城市化发展态势等对农村发展影响非常大,普遍面临劳动力短缺、劳动力价格上涨快等问题,新疆作为我国最大的棉花种植地,深受影响。在农业结构调整和棉花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下,近年来,我国棉花种植开始向新疆优势区域集中,2017年新疆棉花种植面积占到了全面棉花种植总面积的60%,棉花产量占全国棉花总产的70%。在今年的棉花生产中,依据南北疆不同的生产特点,南疆地区重点推广机采棉及棉花集约化种植技术,北疆地区则侧重机采棉降成本、智能化种植生产试点,由此促进新疆棉花生产向高质量、低成本、高效益转变,进而提高我国棉花的国际竞争力。同时,在产业发展中,应该畅通产业信息通道,把生产端到全产业链端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以下游的加工带动植棉,借上游种植带动下游消费。棉花质量优、生产方式绿、产业体系新已成为棉花产业改革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