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为国饮。在我国,茶与茶文化已有千年传承。但我国的茶主要产于南方,无论是茶的消耗量还是茶文化的传播渗透,相较于南方,北方都相对落后。吉林不是产茶区,但近几年,长春的茶产业发展成绩有目共睹:茶消费不断增加,短短几年十几个茶城相继诞生。这离不开很多茶人的推动,吉林省茶文化产业协会会长、吉福国际茶城董事长张明钳就是其中的中坚力量。
北上吉林 培育北方茶文化
虽然如今的张明钳已经深深扎根在长春这座城市,但他却是出生在千里之外的福建晋江。22岁那年,张明钳来到长春打工、创业,从此便与这片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
当时,张明钳看到很多人因为拼命的工作,健康出现了各种问题,他自己也不例外,于是他意识到,经济越发展,就越需要健康与文化。因此,张明钳有了要把家乡的健康茶饮带到长春的想法,毅然投身茶产业。
2008年,张明钳在长春市创办了福泉茶都,这也是长春市首家专业茶城。但万事开头难,特别是当时的吉林,茶产业发展比较落后,张明钳开办茶城后马上就遇到了招商难题。为此,张明钳先把福建安溪的茶农引到这里,让茶城首先有了一批来自茶乡的最直接的供货商和经销商,再逐渐吸引了一些本地商户来此经销茶叶,一步一步打开局面。2010年,张明钳再次复制了福泉茶都的一些做法,在长春市又创办了吉福国际茶城,营业面积一万平方米,可以容纳一百家商户,当时是全省最大的茶叶主题商城。
张明钳创办的这两大茶城,一方面填补了长春市茶叶市场的某些空缺,另一方面,引进那么多外地茶商,也帮助了长春市的招商引资,所以也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台子是搭起来了,戏要怎么唱好?刚开始,茶在吉林的消费远没有那么刚性和普遍,茶城生意并不兴隆。面对这种情况,张明钳开始思考:怎样引导消费者喝茶?于是,他有了“让更多的人喜欢千年国饮中国茶,让茶文化的普及带动茶行业的兴旺”的想法。很快机会就来了。2011年底,省文化厅牵头成立了吉林省茶文化产业协会,张明钳被推举为会长,这促使他更为积极地把普及茶文化、助力茶产业的社会责任扛在了肩上。
茶香飘吉林 健康惠众人
从此,张明钳带领团队,以协会为平台、以吉福茶城为主阵地,在搞好茶城经营的同时,每年投入近百万元,致力于茶文化推广,组织多项以茶为媒的文化活动,包括“相约茶世界摄影大赛”“健康社区行茶活动”“茶与健康公益讲座”“曲水流觞茶与诗专场”等,在全社会引起了巨大反响。
持续的茶文化公益培训为茶城赢得了信誉,吉福茶城获得了吉林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国最具发展潜力十大茶城之一、省“创业创新‘她’空间”等一系列荣誉称号。国家、省、市各级领导来茶城视察,都给予了充分肯定,张明钳也被推选为吉林儒商和区人大代表。
也是由于张明钳团队的努力,近些年来,茶产业在吉林省发展进步很快。短短几年,长春市十几个专业茶城相继诞生,茶楼茶馆更是随处可见,当初很多跟着他“赤手空拳”过来做茶商的小老乡,如今都在长春成家立业、买车买房,生意越做越大。喝茶的人越来越多,饮茶的品种越来越全。过去东北人多是老年人爱喝茶,而且几乎只喝茉莉花茶,现在很多白领、年轻人等都把喝茶作为时尚追求,加入喝茶行列。也正因为东北是非产茶地,空间大、余地多,没有偏见、海纳百川,卖什么茶的都有,茶品非常丰富。学茶的人也越来越多。现在的茶文化培训到了一呼百应的状态,每次茶文化公益培训通知发出后不到三天就会有近百人报名。越来越多的人表示,通过学茶,自己不仅健康状况得到了改善,气质也得到了提升,生活也更有滋味了。
展望未来,张明钳对茶行业的发展前景越来越有信心。他指出,如今国民健康已是国家战略,茶就是健康饮品,随着健康生活理念的不断推进,茶的需求一定会越来越大。吉林省茶文化产业协会将继续发挥协会会员的力量,一方面在省会城市逐渐把茶行业完善提升,另一方面将通过会员带动周边的县市,不断宣传茶文化、推动茶产业,让茶产业遍布城市乡村的各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