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新疆农业大学成功选育出棉花新品种“新农大3号棉”和“新农大4号棉”。据了解,这两个新品种是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陈全家团队选育的,他们成功将长绒棉的优秀基因“嫁接”到陆地棉上,改良了陆地棉的纤维品质。
从2014年开始,陈全家团队承担了新疆自治区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棉纤维发育相关基因表达分析及鉴定、挖掘与利用研究”。团队结合传统育种技术,开始对长绒棉优异纤维形成的分子机制进行了研究。团队通过转录组学方法,鉴定了海岛棉不同纤维发育时期特异表达的基因,通过构建遗传群体对影响海岛棉纤维长度、马克隆值、整齐度、伸长度等主要性状,进行初步QTL(数量性状位点)定位;还从22个棉花纤维品质QTL中筛选、克隆了6个可为新疆棉花纤维品质改良的基因,再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验证候选基因与纤维发育的关系,经过3年努力终于获得10余种棉花抗虫抗病优良纤维转基因棉花种质。
(朱彤 何萌)
新疆阿克苏兑付
5亿元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资金
本报讯 3月29日,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财政局了解到,为全面落实国家惠民补贴政策,阿克苏地区兑付2017年度各类强农惠农补贴资金45.4亿元。
强农惠农补贴资金涉及夏粮补贴、农机补贴、棉花补贴、耕地地力补贴、退耕还林补助资金等10余项。其中,夏粮兑付直补资金9342万余元、农机补贴资金8000万元(补贴各类农机具5416台,3879户农民受益);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资金5亿元,惠及30余万户棉农。
(苏文)
美国农业部上调
2017/2018年度全球棉花产量
本报讯 4月11日,美国农业部发布了全球棉花供需预测月报。尽管上调了全球棉花产量并下调了棉花消费量,但全球期初库存的下调使得2017/2018年度期末库存下降。这主要是由于巴西与澳大利亚的历史数据大幅调整,导致本月全球棉花期初库存下调19.6万吨。
据悉,因为巴西棉花产量的大幅上调大于苏丹棉花产量的调降,所以全球棉花产量上调了将近5.2万吨。印度、印尼等国棉花消费量的下调超过了越南棉花消费量的上调,导致全球棉花消费量下调8.7万吨。巴西、苏丹、美国和澳大利亚期末库存的下调多于巴基斯坦期末库存的上调,因此2017/2018年度全球棉花期末库存下调12.2万吨。
美棉方面,与上月相比,报告上调了棉花出口量、下调了期末库存。美国国内棉花产量与消费量未作调整。根据近期的销售签约量与装运进度,美棉出口量上调了4.4万吨,达到326.6万吨。美棉期末库存预计为115.4万吨,占全部美棉供应量的29%。预计本年度美棉平均销售价格为每磅68美分,较上月下跌每磅1美分。
(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