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8年4月1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江苏溧阳:政企携手探寻茶产业破局之路

□ 朱梦笛 李阳

    日前,江苏溧阳进入春茶采摘的大好时节,各地一派忙碌景象。溧阳茶文化历史悠久,尤以白茶闻名,茶产业成为带动当地村民致富的“金叶子”。如今,溧阳拥有茶园面积7万余亩,去年茶叶产量1880吨,产值15亿元。近几年,面对消费升级,溧阳财政不断加大产业扶持,传统茶企也在尝试技术、模式、业态创新,政企携手,探寻小茶叶到大茶业的转型破局之路。

    重品牌:

    特色农业“从有到优”的突破口

    溧阳市天目湖玉枝特种茶果园艺场在当地最早开发白茶,目前园区总面积4000亩,其中有机白茶核心区600亩,与周边农户合作经营3000亩茶园。“好原料加好工艺才是好产品,而很多茶农就零散种植几亩茶叶,让他们建厂房、做品牌不太现实,我们就想到联农合作方式,给农户提供统一的原料和工艺,实现品牌效益共赢。”公司董事长濮爱玉直言,这样解决了小茶农资本、技术和市场问题,合作农户亩均效益至少提高5000元。目前,玉枝带动周边300多户农户,其中规模农户七八家。

    经营茶叶18年来,濮爱玉一直把品牌放在首要位置。他表示,今年3月份,17家具有市场影响力的茶企联合申报的天目湖白茶集聚区获评省级品牌消费集聚区。通过共联共创品牌集聚区,实现了产业集群、经营集约、品牌集聚,做大做强了天目湖白茶品牌。

    让濮爱玉等茶场老板欣慰的是,创品牌并不是靠企业单枪匹马,当地财政也给予了大力支持。为了推进当地茶产业转型升级,溧阳市财政局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政策。一方面加大对茶园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通过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农业综合开发、高效设施农业等各项财政支农项目,加大对茶产业的扶持力度,主要集中在茶园道路建设、厂房改造、加工设备购置、喷滴灌安装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提高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综合生产能力。另一方面,鼓励茶叶品牌创建,溧阳财政从2015年起,连续4年每年安排250万元,用于支持茶叶等优质农产品品牌创建及三新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创新。

    多品种:

    从开拓高端市场到提升附加值

    过去10多年间,溧阳白茶一枝独秀,无论是茶企还是茶农,一窝蜂种白茶。然而,这几年,市场格局发生明显变化,茶企们纷纷寻求新的出路。有些通过产品技术升级,从散茶销售转向速溶茶等产品;有些则开始制作抹茶粉等茶叶衍生品,提升产品附加值,成为国际大型企业的供货商。

    种植了12年茶叶的溧阳欣龙生态园老板孔云龙深有感触。“2012年之前,我们以精品、高档白茶销售为主,1斤价格3000元都供不应求,1年最多能卖掉6000斤白茶。后来随着竞争加剧和高端市场萎缩,茶企受到了不小的冲击。”他指出,要不被市场淘汰,必须创新。他们一方面不断提高工艺水平,提升茶叶品质,开拓适合大众市场的中低端白茶,另一方面开发新产品拉长销售产业链,做到一年四季有茶卖。在广植白茶的同时,茶园也没有放弃传统溧阳绿茶的生产,如寿眉、翠柏等,形成满足市场需要的多品类、高中低端产品分布合理的多元化种植经营格局。

    旅游+:

    打造全新大茶业发展生态圈

    如今,不少传统茶企在将传统茶叶制作推向更加精品化、多元化的同时,还不断创新业态,挖掘行业发展新热点,其中,“茶旅游”成为不少茶园的创新尝试。

    这几日,孔云龙在朋友圈不断晒着茶园的旖旎风光,引来许多羡慕赞美声。“现在是全民旅游时代。2015年我尝试做旅游,游客可以参观茶园、加工厂,亲身体验采茶制茶、茶艺培训,进行茶文化互动,没想到人气很旺,2016年游客达2万人次,2017年翻倍超过4万人次。”孔云龙说,今年他又增加了果蔬类赏花采摘,以及户外拓展和教育基地等项目,报名参加的游客非常多。

    濮爱玉也尝试旅游产品开发,除了建设家庭旅游民宿外,还将尝试养老产业,专门请来日本专业养老设计团队做规划,总投资16亿元,投放1000个养老床位,3期分3年建成。目前1期项目正在紧张有序开工中,明年6月份将正式运营。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