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县位于四川省宜宾市中南部,全县53万多人口中,农业人口占比较高。作为省级贫困县,高县茶园种植面积在宜宾市最大。近年来,高县县委、县政府大力推动茶产业发展。县委书记李康表示,随着“宜宾早茶”知名度的不断提升,高县茶叶在市场上逐渐崭露头角,“生态茶园”“机采茶”“茶旅示范”等成为新时期高县茶产业的标志。如何将高县打造成川茶典范县,不仅关系到当地茶农脱贫,更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
坚持绿色理念 擦亮出口招牌
2017年,高县拥有茶园总面积达30.01万亩,茶叶总产量达1.3万吨,产值达30亿元。茶园全部实现良种化,绿色防控面积为27万亩,建成绿色防控核心示范区4500亩。高县同时抓实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鼓励企业申报“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认证,现有认证58个,全县已有省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基地面积达11万亩,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多年来在生态茶园打造上的积累,将为宜宾茶叶出口贡献更多的力量。
经过整合,全县现有加工企业98个,其中包括3个省级龙头企业、2个市级龙头企业、3个县级龙头企业,覆盖茶农45900户、25个茶叶专业合作社。全县培育出全国名优特新农产品品牌3个、四川省名牌产品2个、四川省著名商标3个、宜宾市知名商标2个,茶叶产品在全国比赛中先后斩获多项荣誉,品牌效益逐步体现。其中川红集团大力发展电子商务,2017年茶产品网络销售额达2亿元。
推进产业发展 助力脱贫攻坚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扶贫,从产业升级、品牌推广、茶旅融合三大方面做好布局。
推进供给侧改革,调整产品结构。高县在做好“名优绿茶内销,普通绿茶出口”的前提下,及时调整产品布局,紧紧抓好名优茶生产加工,特别加大了红茶和花茶的生产加工,明确了高县红茶和花茶在四川省的地位。
积极开拓市场,培育品牌。近年来,高县为提升龙头企业的品牌影响力,采取“走出去 请进来”的策略。积极组织茶企参加省内外大型博览会,加大宣传推广,既扩展了销售市场,又推广了品牌。经过持续不断的推广,“川红”“早白尖”已经在全国拥有了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在“请进来”方面,举办了“第十届中国·宜宾早茶节·高县开园采摘仪式”、首届“两岸一家亲”忠孝文化推广节“寻根祭祖,问茶高县”、“茶香花海人体彩绘艺术节”等活动,大大提升了高县茶的影响力。
推进三产融合,大力发展茶旅。整合项目资金,集中打造高县百里茶叶产业长廊, 2017年已经完成部分工程,争取三年内全部建成。重点打造了种植、养殖、加工、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早白尖“中国红茶第一庄园”;集休闲、采摘、观光、娱乐于一体的云州“云岭彩茶园”、龙溪茶叶科技示范园等茶叶示范园区,实现了茶园变公园、产区变景区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带动了全县茶叶新业态发展,提升了茶业综合发展水平。
李康表示,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这对于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高县来说,将迎来千载难逢的机遇,高县将依托30万亩茶园打造田园综合体,助推全面脱贫,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