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8年3月2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寻旅白沙溪

□ 刘建安

千两茶王景观塔夜景。

    “茶市斯为最,人烟两岸稠”,这是安化黑茶繁华景象的真实写照。百年老字号茶行、茶钟、茶亭、茶桥、茶碑、茶书、茶戏、茶联、茶谚等历史遗址、遗迹和文物,见证了安化黑茶的辉煌历史。安化黑茶太神秘,太有诱惑力了,因为它的魅力,我开启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当提步踏入白沙溪黑茶产业园旅游景区的那一瞬间,我便被其所具有的独特魅力所吸引。两座金黄色的金童玉女铜像耸立在大门两侧,翩翩起舞,腾飞而起,象征着白沙溪蒸蒸日上,翱翔四海。进入大门,湖南省白沙溪茶厂股份有限公司映入眼帘。宽大的水池两侧,安化千年茶史及人物故事跃然于黑茶人文壁上,巧夺天工,惟妙惟肖。穿过黑茶人文壁,便是集销售、体验功能于一体的黑茶体验中心和白沙溪黑茶博物馆。这里是白沙溪梦开始的地方。馆内栩栩如生的塑像、生动细致的场景、琳琅满目的文物陈列,还原了一个个真实的历史场景,勾勒了一幅幅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精彩画卷,展示了白沙溪人探索、传承、坚守、创新、崛起的发展足迹。

    当我还在黑茶的千年历史里意犹未尽时,便被人群前呼后拥地带进了充满现代化气息的厂房。

    厂房一栋接着一栋,新厂房连着老厂房。在这里,可以看到智能机械手横空过来轻轻地一抓,10几公斤砖茶连匣被准确无误地投放到退砖工作台上。据说这是白沙溪人与生产厂家联合研发的,既能使员工从繁重的劳动强度中解脱出来,又能确保安全卫生。让我感受到了科技创新与传统技艺结合的创举。

    我们转身来到老厂房——千两茶王大师工坊,又亲身体验到了浓厚的历史气息和独特的制茶工艺与人文魅力。在杠爷们威武雄壮的号子声引诱下,我们几个身强力壮的游客也跃跃欲试,混入其中充当了一回名副其实的制茶工匠。

    来到茶人码头,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千米沿江大堤,既强基固本又能饱览山水风光,蓝天、碧水、茶山、绿树掩映,山水相依,风光迤逦。“江水长天共色,红霞白鹭齐飞”,再现茶市繁荣。回身漫步风雨廊桥,仿清代建筑风格,采用本土深山老林中质坚如铁的老杉木凿榫衔接而成,红檐朱柱,翘角宝顶,桥两侧配有精巧别致的“美人靠”,结构严谨,造型独特,极富民族气质。扶栏赏江景,浪走涛奔,白鹭翩飞,渔歌唱晚,茶歌悠扬,令人心旷神怡。沿江风光带美景如画,春光旖旎,碧波荡漾,携一壶茗茶,约三两好友,共享这“偷得浮生半日闲”的静谧时光。举目远眺,氤氲水汽悄然散开,勾勒出清晰轮廓,流水迢迢,远山如黛,每一眼都是过目不忘的画卷。迷雾散去,暖风入怀,伫立八角茶亭赏景怡情,风光正好。

    脚踩鹅卵石路,拾步而上“千两茶王景观塔”,气宇轩昂,傲然耸立,气势如虹,这里是安化百里画廊重要的景观节点。扶栏逐级登顶,透过玻璃幕墙,登塔远眺,巍巍香炉山,涛涛资江水,山奇水胜一览无余,尽收眼底。白沙溪茶厂更是犹如一幅铺展的自然人文画卷,一步一景,景景如诗,美不胜收。

    透过弥漫的云雾,隔江相望的茶韵钧泽源生态有机茶园飘入眼帘,顿消我一路游玩的疲惫,勾起了茶园探密的野心。

    置身于空旷幽静的茶园,沐浴着和煦的阳光,绵柔的晨风拂过采茶姑娘殷红的脸颊,越过连绵起伏的茶海,娇脆欲滴的嫩芽开始吐露出孕育了一冬的芬芳……

    独自泡上一杯自己亲手制作的茶,别有一番趣味。品茗感悟,诠释着一幕幕人生酸甜苦辣的短片,释放生活的压力,让你不自觉放慢了前行的脚步。走一段茶山小路,闻漫山遍野茶香,洗去身上的尘土,涤荡心灵的尘垢。任匆匆的时光追赶倒影,就算即刻回归故里,也不再害怕将要承受的一切。喝一杯本土原料制作的安化黑茶,清香荡气回肠,回甘沉淀出春意,让你的心情四季如春。

    装修精致、环境舒适、服务周全、设施齐全的景区贵宾客房,备有专门的泡茶工具及自产优质黑茶,静待着游客的归来,让我享受到了宾至如归的感受。百年樟香伴着茶叶清香溢满上空,明月高挂在淡蓝色的夜空中,月光像流水一样泻下来,穿过窗户,照得房间一片银白,让来客远离世俗喧嚣,尽享安化秀丽宁静之美。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