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8年3月2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若有来世,还当供销人

□ 黄劲松

    2013年,由福建省文明委发起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中,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光荣入选“福建好人榜”。这位满头白发的入选者,就是莆田市城厢区供销合作社退休职工林开如。

    1980年,回乡后的林开如接替了父亲的工作,进入了供销合作社。自此,父亲一世供销情缘,在林开如身上得到了传承。

    爱岗爱社敬业情

    参加工作第一天,领导把林开如安排到了龙桥青果收购站上班。收购站是个艰苦岗位,每到收购季节,果农就会挑着装满箩筐的青果,天没亮赶到收购站排起长长的队伍。林开如在家种过果树,深知果农收获来之不易。因此,他每天都起得很早,连早餐都来不及吃,就和同事们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收购青果时,林开如总是抢着干重活,不停地过磅搬动、分类堆放,一天下来他累得腰酸背疼,但看到果农高高兴兴拿到钱,再累心里也是甜的。

    在收购站工作的两年里,由于林开如吃苦肯干,被领导调到了糕饼场担任负责人。糕饼场主要生产当地群众喜欢的田螺酥、马蹄酥、寸枣等十多种糕点。他上任后,虚心向老师傅学习技术,熟悉生产工序,坚持与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还经常踩三轮车送糕饼到各个门市部。在他的带领下,糕饼生产指标不断增长,每天加工用去的面粉就达两百多斤。

    1989年,供销合作社根据工作需要,将林开如调到新桥头负责门点基建。在基建期间,他夜以继日守在工地上,一年来的风吹日晒,皮肤黑了、人也瘦了。门点竣工后,领导又让他担任新开业的农资门市负责人。1991年,林开如参加省供销合作社举办的庄稼医生培训班,结业后成为供销合作社庄稼医院的一名医生。这一年,他在鲜红党旗下,宣誓加入共产党。至此,进入供销合作社不到10年,林开如三易其岗。干一行,爱一行,放到哪里,就在哪里发光。

    服务“三农”见真情

    培训结束后,农资门市挂上了“庄稼医院”牌子,林开如利用他学来的农技知识,全心投入到为“三农”服务中去。

    庄稼医院位处城市郊区,服务区内不仅有连片的耕地,还有成行的荔枝树林,每到稻谷飘香的时候,河道两岸的绿树上就挂满了红荔枝。有一年,树上的荔枝发生烂果,果农赶紧找庄稼医生问诊。林开如一听说烂果,马上前往实地查看。经过诊断是荔枝染上了霜霉病,但是治疗这种疫病的农药刚好缺货。他二话不说,骑上自行车就往区农资公司奔去。当他载着一箱农药送到乡下时,已经累得满头大汗。由于喷洒农药及时,荔枝霜霉病很快得到了控制。果农感激他妙手回春,到了荔枝采摘时节,提着一篮鲜荔枝上门答谢,却被他婉言拒收。

    林开如一直把农民的事情放在心上。一天上午,门市部急急跑来一位大妈,见到林开如就喊:“不好啦,我家菜地的豌豆变白了!”他一听就知道,大妈说的这种植物病叫白粉病,豌豆一旦染上疫病后,嫩绿的叶子就会变白,直至整株枯死。他立即从仓库里取出一瓶农药,告诉大妈如何稀释喷洒,大妈听了半天也弄不懂。于是,林开如叫大妈先回家去,等他下班后再上她家帮忙施药。到了中午,他骑着自行车如约而至。等到帮大妈把菜地里的豌豆全喷上农药后,林开如早已饥肠辘辘。大妈欲留他吃午饭,却被他婉言谢绝。看着骑车远去的林开如,大妈不住地念叨:“好人呀,好人!”

    喷药用的喷雾器经常会损坏,一旦出现问题,农民就愿意找林开如修理,他也从来不收费。每年经他修理过的喷雾器,少说也有数百件。对林开如来讲,农民就是他的上帝,庄稼医院就是他的家。由于工作太忙,一年里也没能回几次家。甚至连八十高龄的老母亲病重在床,他也无法回去为老人尽孝。2008年,母亲病危之际,他还在下村指导菜农施药。弟弟情急之中,开车赶到几十里外的庄稼医院,硬是把他连夜载回老家,这才让他见到了母亲最后一面。

    心系供销不了情

    2011年,年满60岁的林开如到了退休年龄。当地群众得知他就要退休,纷纷前去看望并挽留他,领导也有意叫他再干下去。老人家何尝不想回家抱孙子,但他心里就是放不下农民,放不下供销合作社。最后经领导研究,批准林开如退休后留任新桥头,继续负责庄稼医院工作。

    这些年郊区农田逐渐消失,农资销售量也跟着不断下降,林开如及时转变营销策略,不断扩大服务领域。当他了解到城市绿化需要施肥,便主动找有关部门联系化肥供应。几年来一直为电业局、荔园小区等单位绿化建设供应化肥,每次都是用电动车载着化肥送货上门。绿化用的化肥不多,但是常年下来销售量也很可观,如三亭花圃每年购进的化肥总额就达3万元。

    山里栽种果树多,化肥需求量很大。林开如联系到山区不少果树专业户,采取送肥下乡的方式,把一车车碳铵、复合肥及时送到果园。仙游县郊尾山区有家桉树专业户,种植桉树3000多亩,每年施用化肥都在80吨以上。林开如得到信息后,不辞辛苦上山找到专业户,并说服他购进第一批化肥。第二年,这位老板改变主意向当地商贩进货。一年后老板发现,还是施用了林开如供应化肥的桉树长得快,这才明白供销合作社的化肥质量就是好。自此,他不仅年年向林开如购进大量化肥,还介绍其他桉树专业户找林开如购货。光桉树用肥这项业务,门市每年供应的化肥都在两百吨以上。

    随着化肥销售量扩大,仓库进出货也频繁起来。载化肥的卡车一般是凌晨四点多来拉货,这就累坏了林开如老人。因为只有他一人住在仓库,每当人们在梦乡时,他早已摸黑起床,忙着为客户发运化肥。

    晚霞辉映“三农”路,心系供销未了情。为了农民富裕,为了供销合作社美好明天,年过花甲的林开如退而不休,至今坚守在服务“三农”的岗位上。他说:“我的生命早已融进供销合作社,我无悔当初的选择。若有来世,还要再当一回供销合作社人!”

(作者单位:福建省莆田市供销合作社)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