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8年3月2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重组产业资源 统筹链条战略

□ 蒋 同

蒋同带领团队深入中国上千处产茶县、茶山、茶厂,与当地茶企当家人和地方政府领导深度交流,通过“幸福茶农”项目身体力行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对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做全面部署。

    我理解的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就是要不断提高村民在产业发展中的参与度和受益面,彻底解决农村产业和农民就业问题,确保当地群众长期稳定增收、安居乐业——只有对农民进行组织,才能实现这个目标。

    以茶业为例子,虽然经历了2005年—2015年中国茶的黄金十年。但是这一轮发展,中国茶产业依然“小散乱弱”,并没发育起来市场化能力很强大的企业,企业规模仍很小,产业仍很分散。这也是中国茶叶至今没有诞生“大品牌”“大公司”的根本原因。

盘活资源   制定策略

    当前,在精准扶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家战略下,茶业是重要的富农产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产业。如何做强做大茶产业,是茶区政府的重要命题甚至是核心命题。而随着一系列新政的出台,尤其政务消费严控之后,绝大部分茶企水土不服,又一次陷入困境,他们已经无力承担振兴区域茶产业的重任(很多企业再一次陷入破产)。因此,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政府要亲自组织产业资源(组织农民、组织资本、组织商业),推动产业发展。

    第一层是产品战略,具体为农产品品牌塑造、营销突破,实现产品的市场溢价和繁荣;第二层为产业战略,构建合理的产业链条,整合产业链上优质资源,通过龙头企业,引领产业发展;第三层面是区域经济战略,通过主导性农业产业,带动关联性产业发展,实现相关产业配套,产业链各环节参与者共同富裕。

严控管理   提升附加值

    而具体到某一个农业企业,我结合“幸福茶农”项目(该项目是指:在云南、四川、福建、贵州、湖南、安徽等茶区组织农民生产安全、优质的好茶,带领农民共同致富,建设美好乡村,做幸福茶农)的实践和经验,有如下三个方面的建议:

    生产管理。在集团的茶叶基地成立幸福茶农专业合作社,组织全国的专家教授和技术能手,手把手或者通过互联网辅导、培训茶农,提升茶农的食品安全意识和种植水平。同时,通过互联网,科技化管理茶园,保证茶叶品质卓越。只有品质过硬,茶叶才能畅销,茶叶畅销了,茶农们增收致富就能有长期的保障。

    茶旅结合。指导茶农不仅要把茶叶品质管好,还要把茶园、茶山、茶村建设得更美丽。幸福茶农通过专业的规划设计和科学的日常管理,把幸福茶农打造成茶旅结合、天人合一的亮丽风景,增加茶农收入,提高茶农的劳动积极性。

    文化引导。以村为单位,推进乡村文化建设,移风易俗,端正茶农价值观。除了茶叶生产加工的培训,“幸福茶农”定期组织专家,给茶农进行养生保健、茶文化、儿童教育等内容丰富的培训。在“幸福茶农”大家庭里,茶农不仅致富,还要拥有优良的传统美德,诚信戒欺,家庭和睦,邻里友好,生活幸福安康。

    中国茶叶的产量世界第一,却为什么不能畅销全球?一是文化复兴的问题,二是产品质量的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市场对企业不信任。此状不改,何谈走向全球?而根本之策是管理好农民、组织好农民,让农民家庭致富、生活幸福。

    茶是全球消费者心智最容易接受的中国产品,茶作为民族文化载体将会成为世界主流饮品,中国茶未来也一定会诞生世界级品牌。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