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迁西县是一个“七山一水分半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纯山区县。坐落于该县最南端的东莲花院乡,处处呈现出优美的自然生态景观和秀美的田园风光,素有“花果之乡”称号。为了充分利用好农业资源,带领农民增收致富,从2013年开始,迁西县供销合作社带领当地农民从组建各类特色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入手,逐步扩展成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田园综合体项目,一场田园协奏曲就此谱写开来。
东莲花院乡物产丰富。2013年,迁西县社组织该乡农民先后注册成立了杂粮、安梨、猕猴桃、大枣、板栗、牡丹种植等17家专业合作社。最早成立的神农杂粮专业合作社,经过了4年的拼搏,如今已经形成了“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科技+基地”的经营模式,发展有机杂粮2万亩,年产谷子、黑玉米、黑花生、黑芝麻、杂豆、红薯等各种杂粮800吨,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凤丹油用牡丹专业合作社投资900万元,在徐庄子、西山村试种富贵牡丹1200亩获得成功后,吸引了更多的社员参与到项目中来,产业迅速扩大。2016年与唐山市供销社联合注册成立了“唐山市供销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使该项目正式驶入了加速发展的快车道。其他合作社也通过两三年的发展有效促进了各项特色产业的发展。
农业产业的发展为田园综合开发打下了良好基础。2016年,迁西县供销合作社牵头成立了迁西县东莲花院乡供销农民合作社联合社,下辖农业专业合作社17家,注册成员1987户,带动农民3000余户,构建起了市、县、乡、村四级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联合社为农民设计了一种633模式的利益分配机制,即农民收入来自六个渠道:原有水杂果的种植收入、林下土地流转收入、养护土地补贴、劳务输出收入、旅游服务收入(农家院、采摘)、村集体股权分红收入;村集体将闲置的土地资产和项目资金转化为企业股份,让农户、村集体和企业三方受益;企业在一产、二产、三产三个方面都有收入,解除了百姓担心企业亏损分不到红的问题。
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将农户有效地组织起来,田园开发也从过去的“小打小闹”变为统一规划、正规化发展。2017年,由唐山市社主导开发建设的迁西花乡果巷项目,成为河北全省唯一入选国家田园综合体试点的项目。
该项目组织农民以土地、果树入股,参与景区经营建设;在10年投资建设期内,每年景区收益20%用于股民分红、80%用于景区再投入建设,实现合作、发展、共赢;同时将园区周边100余个“农家院”、采摘园纳入园区建设,统一规划、管理、宣传。目前,园区内已种植油用牡丹10000亩,完成了梯台花果式酒店餐饮四合锦院工程,启动了木板商业街、花海摄影基地、美丽乡村示范区、农产品深加工观光车间等建设。园区遵循了“三规合一”“三产融合”“三方收益”的指导思想。“三规合一”即4A景区、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核心区建设由设计院总体规划设计;“三产融合”即一产是梨、核桃、油用牡丹等农产品种植,二产是油用牡丹和梨、核桃等农产品的深加工,三产是打造北方最有特色的梯田牡丹之乡,开创唐山“春之花”的品牌,通过梨花节、牡丹节开展休闲度假旅游;“三方收益”是指项目的经济收入受益有企业、农民和村集体共同受益。在花乡果巷项目的带动下,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新兴产业正在向迁西全县扩张。
据了解,花乡果巷田园综合体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带动就业3500人,项目区增收8亿元以上,将实现企业、合作组织有效益,集体有股份,群众有收益的共赢发展局面。供销合作社通过参与“花乡果巷田园综合体”建设,正将助力乡村振兴、“山青水绿农民富”的梦想一步步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