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3月1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建田园综合体 修沿江景观带 农宅翻建民宿
——浙江绍兴上虞供销合作社这样“撬动”乡村旅游发展
□ 张炯华

江山花海俯瞰图。 上虞区社 供图

    三月春风暖,在浙江绍兴上虞,大通农场,万株猕猴桃吐蕊争春,热闹非凡;江上花海,千亩郁金香等花卉迎风绽放,游人如织;丁宅芋乃湾,破败空关的闲置农房经过翻修重建,重焕生机……这些都是上虞区供销合作社助力美丽乡村建设、以项目“撬动”乡村旅游发展的生动实践。

    以“果”会友   建设田园综合体

    “这里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既可以观田园美景,也可以尝嫩菜鲜瓜,蛮适宜咯……”3月9日,气温回暖,来自上海的游客俞女士带着一家老小,在被誉为上虞“四季仙果”百果园的大通农场观光休闲。

    2015年8月,上虞区供销合作社以“四季仙果”之旅发展资源为基础,投资2000万元,流转土地800亩,以“公司+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电商平台”的“互联网+”运作模式,供销合作社占51%股份,农民专业合作社占49%股份,发展集采摘、餐饮、观光、休闲、科研于一体“小而精”的美丽田园综合体——大通农场。

    大通农场位于丁宅乡丁宅村,毗邻以冰川石浪、千年梯田、百年古村闻名的覆卮山风景区,内设种苗繁殖区、立体种植区、农事体验区、科普观赏区、餐饮休闲区等主题区域,一年四季都有鲜果可以采摘:春尝草莓,夏品葡萄,秋摘猕猴桃,冬打板栗,吸引无数游客,在绍兴市乃至浙江省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这是新启用的农场共享厅,里面有农产品展示展销区域和互联网农创空间等,一方面方便游客选购四季鲜果,另一方面通过开展创客培训,帮助电商农创青年拓宽视野,吸引更多有识青年回乡创业。”绍兴大通集团公司董事长钟百富介绍说。

    在种植、销售、初加工农产品的基础上,大通农场依托“一园六区”,配套发展餐饮民宿、休闲娱乐、养生度假、文化培训、农耕活动等现代农业,积极营造农场空间,布置乡村风情活动场所,如农夫集市、主题广场、垂钓区域等,提升以农促文、以文促游、以游促闲的乡游新体验。

    目前,大通农场二期深化项目已经启动,围绕打造“美丽农场、产业农场、网络农场、创意农场、共享农场”五个农场,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农业、工业、服务业“三产”融合,历史文化、地域文化、产业文化“三文”汇聚。

    以“花”为媒   打造沿江“景观带”

    春节期间,上虞曹娥江江上花海景观项目正式亮相,郁金香等花卉大面积绽放,卡通主题稻草人、风车等景观小品、配套休憩椅、移动厕所等便民服务设施一应俱全,花海盛景初见雏形,成为全区旅游市场的新亮点。

    江山花海项目是上虞区供销合作社主动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项目,以股份合作模式参与开发曹娥江水上文化旅游江上花海景观项目,按照“大田托管”的模式,组建上虞区江上花海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000万元,本级大通集团公司占股55%,旅游局下属国企虞舜公司占股45%。

    江上花海项目是上虞曹娥江文化旅游18个项目之一,在从城南湿地公园至上浦闸段两岸约3600亩江滩地实施,全长约15公里。项目以花卉观赏为目的,用曹娥江人文文化来润色农业、营造环境,对沿岸村落进行统一规划,打造以花海为背景,以农家乐、民宿为主要载体,以“一村一景、一村一业”的错位互补为主要模式的乡村休闲旅游综合体。

    连日来,曹娥江边大批园艺工人正在抓紧栽种各种花卉,根据项目目标和植物生长及花期特征,江山花海有限公司新铺设了环江观光步道。截至2月底,完成花卉种植1000余亩、油菜种植近1500亩、小麦种植1000亩、育苗160万株、围网近20000米。3月至5月,冰岛虞美人、蓝香芥、金盏菊、二月兰等进入花期,用油菜花构成的“创新之区,品质之城”和用向日葵构造成的蝴蝶形状将揭开面纱。6月至10月,松果菊、波斯菊等进入花期,水稻、小麦、高粱等进入收成期,江上花海不仅是花的海洋,也有田园风光。

    “江上花海项目本质是‘现代农业+风景旅游’,将农业生产过程和曹娥江自然风光结合,以规模化的花海来吸引游客,打造新型花卉休闲度假模式,撬动整个综合体板块的建设发展,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促进消费增长,增加农民收入,最终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江山花海有限公司负责人这样说。

    推“陈”出新   带动乡村“旅游热”

    3月5日,天下着蒙蒙细雨,丁宅乡上宅村芋艿湾闲置农房翻建现场却一片火热。“我们设计了三套方案,按养老度假、亲子旅游、青年文创等风格,对这些破败空关农房进行翻新改造,期待一个月后旧房换新颜。”大通市场发展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说。

    为了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针对当前农宅、农地闲置、荒芜现状,上虞区供销合作社按照“企业+村集体+农户”的运行模式,由下属大通市场发展有限公司为经营主体,通过转让、租赁、入股、合作经营等市场化手段,激活现有农村闲置的农房、农田、农权。

    为有效获取农村闲置可利用资产,上虞区社发挥派驻到各乡镇的农合联专职人员作用,对全区重点乡镇闲置农宅农地、出租流转意向开展全面摸排,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最终选择闲置房屋相对集中、周边环境美丽的丁宅乡先行试点。

    丁宅乡历来有“江南蚕桑之乡”美誉,有桑果、水蜜桃等名优特产。依托丁宅乡独特的四季水果、田园山水、村落民居、人文历史、区位优势等有利条件,按照适合年轻人的“经济实用式”、适合老年人的“养生养老式”、适合全家人的“家庭周末度假式”等多种类型装修。

    “我们与乡政府签订合作协议,对有意向流转交易的农房进行规划改造,目前全乡共有256户农户有流转闲置农房的意愿,改造提升后的农房用作民宿经营,以‘看得见乡愁、留得住记忆’为原则,重点锁定上海、杭州等周边城市健康退休老人及有意开发民宿的工商业主为目标客户。”大通市场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这样说。

    目前,已签约的芋艿湾自然村3000平方米闲置房屋按照农宅流转租赁流程,通过村农宅经营服务站与农户建立中长期的租赁关系,按约定支付首期租金。在保障农户租金收益的前提下,随着房屋激活经营达到盈利点后,按约定对村、签约农户进行二次分红,实现利益共享,促进农民就业,赋予农民更多收益权。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