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下午,在贵州省铜仁市松桃县大坪场镇干串村刚刚翻整过的田地里,十几位农民手拿铁锹、锄头等工具,干得热火朝天。刚刚栽下的一株株绿油油的果树苗在红棕色的土壤里摇曳,煞是好看。而远处的田地里已是郁郁葱葱,那是一大片优质水果种植园,里面的春见和爱媛30号柑橘刚刚挂果,娇嫩诱人。
松桃县松江供销合作社主任肖莉站在不远处,忍不住用手机拍下了这幅画面。“以后看不到这个样子啦。用不了多久,这里也会是一片绿色、硕果累累。”她刚刚和干串村30多户农民签了土地流转合同,眼前的140多亩土地将成为精品水果种植园的新成员。
2012年,松江供销合作社和供销鑫农农资配送公司发起成立松桃供销合作社利丰社员股金服务部,后来成立了贵州利丰壮壮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领办了锦绣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托这两个重要抓手,从2016年起,通过在干串村和大树湾村流转土地、发展社员、建设精品水果种植园、开发农旅一体化等多种途径,带动附近村民和社员致富。如今已经流转土地1800多亩,仅干串村就流转土地1300余亩,发展社员300多户,其中贫困户有120户。
“我们不是简单地把农民组织起来,而是要依托供销社的优势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把好的科学的农业生产方式推广开来,让农民不仅仅是一名体力劳动者,更是现代农业的参与者、受益者。”肖莉说。在这里,村民可以直接流转土地,获得每亩400元—600元的流转费用;而越来越多的村民选择直接以土地入股,与供销合作社按三七开分享土地收益。村民还可以在种植园打工,每月拿到2000元左右的务工收入。
当日上午,铜仁市供销合作社召开2018年全市供销工作会议,市社主任寇启聪在会上指出,“三社”融合不仅仅是生产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其核心在于整合资源,从而确立农民的主体地位、构建服务农业的大平台、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主体、推动农业产业的现代化,同时增强供销合作社在农村合作领域的领导力和与农民的利益联结。
针对全省农村有效耕地少、贫困面大、农户经营分散的独特省情、农情,贵州省供销合作社将为农服务的落脚点放在最大限度提升农业自然资源的产出效率、加快引导农民形成发展强大合力上。他们通过将基层供销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股金服务社融合起来建设“三位一体”新型基层社,形成产供销一条龙,既保留和激发了三类合作经济组织为农服务的能力,又促进现代生产要素与传统农业有效对接。截至2017年底,全省系统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近万家,带动农户36.5万户;共培育“三位一体”新型基层社236家;发展规模商品生产基地50.31万亩,助农增收3.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