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3月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2018年全球包装五大趋势


    近日,独立市场研究咨询公司Mintel 的2018年全球包装趋势报告新鲜出炉,报告指出了将来影响全球包装市场制造商、品牌商以及零售商的挑战和机遇,并总结出五大趋势,其中涵盖保藏、自动化、美观、可持续性和信任等更广泛的主题。希望今年全球包装行业的全景对涉及产品包装的茶行业各同仁提供思考和借鉴。

被包装充斥的地球

    消费者长期以来认为包装往往是不必要的,最终只是作为废弃物被丢弃。但是,这种误解正在改变。包装创新将重点放在延长食品新鲜度,保持原料原有属性和确保安全运输,这些对全球消费者来说更加有益。事实上,50%的美国消费者都认为正确的包装可以帮助减少食物浪费61%的加拿大水果和蔬菜消费者表示他们会对能够延长食品保质期的包装食品感兴趣,这表明该问题的全球重要性。

    各个品牌需要立即采取行动,利用包装上的通讯工具,教育消费者意识到包装带来的益处。从延长包装食品的保质期到能为世界发达和欠发达地区提供高效、安全的必需品着手。

重新定义包装

    网络购物在世界各地越来越普及,随处可见,就像在英国,91%的消费者说他们会在网络购物。网络购物流行起来的主要原因是方便性,超过一半的20—49岁中国消费者表示网络购物是快速的和节省时间的。品牌该考虑如何能够减轻包装,如果不消除这一弊端,消费者会对过度包装的品牌商品、甚至是其对应的在网上销售并通过电子商务交付的品牌商品失去兴趣。

    eMarketer认为,到2020年,全球电子商务销售额预计将达到4万亿美元,占近15%的全球零售总额。品牌必须考虑何时进入网上零售和电子商务包装市场。通过电子商务供应链安全地交付产品只是包装应该需要考虑的一部分,此外还应进行材料优化并改善可持续性。

    在设计线上浏览和消费者实际接收到的包装时,消费者对电子商务产品的包装必须满足消费者对该品牌店内购物的期望。

清洁标签2.0时代

    包装设计的目的在于吸引消费者让他们做出购买的决定,品牌拒绝那些过度包装或包装过于简陋的设计方案,因为这些设计方案会使消费者对产品感到更加困惑。

    消费者正在寻求无忧无虑的购物,不想接受太多的信息和索赔的轰炸。总部在纽约的Harry’s公司,是一家剃须刀的制造商和销售商,公司以邮购和零售的方式出售剃须刀。Harry’s一直都很注重清洁包装。该品牌已经将写在包装正面的文字换成简单的内容列表,这能让消费者对包装和产品一目了然。

    当消费者接触到的品牌信息是简明易懂的时候,那他们会更倾向于相信这个品牌。减少多余的信息和设计元素,能让消费者更加关注产品的质量或包装的功能性,使消费者更愿意去购买该品牌的产品。

海洋环境可持续发展

    利用海上垃圾重新做成包装材料,这体现了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性,但这种做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开始就减少包装垃圾进入海洋的机会,这样就能大大减少塑料包装垃圾对海洋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使用环保材料包装有助于推动循环经济,包装材料能有效地从消费者的手里,再次回到生产商手上,同时能够减少海洋塑料垃圾。

    可口可乐等品牌已经在2017年宣布环保计划,将在2020年把可回收利用的塑料做成的瓶子数量增加到50%。这正合追求环保的消费者的想法,就像那36%的澳大利亚人更喜欢用环保材料包装的产品。

    回收利用海上塑料废弃物做成新的包装材料,这一方法已被“生态友好型”品牌所采用。品牌的这种做法引起市场对环保问题的关注。

重新审视消费行为

    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会不断地发生变化,无论是购物的频率,还是在店里购物的方式。一周一次的大型购物逐渐被频繁的小型购物取代,越来越多的年轻消费者喜欢“逛周边”,喜欢逛店铺周边的新鲜冷藏食物柜,然后再去加工食品货架,再去周边的货架,再去位于店铺中央的冷冻货架。在18-34岁的美国消费者中,有三分之一(34%)消费者会经常在杂货店买东西,而55岁或以上的消费者中,有五分之三(62%)会在杂货店买东西。

    由于年轻消费者在店铺里会避开某些区域,所以品牌需要下更多的功夫在包装上,才能满足年轻消费者的某种特殊的要求和想法。并且在消费者购物的时候,品牌要传达给消费者,让他们知道品牌所做出的努力。透明材料等包装特性可以让消费者感到一种开放和信任感,同时符合千禧一代对新鲜健康食品的兴趣。相比于冷藏或新鲜的食品,品质稳定的食品更有可能与节省时间、有用且有价值等特性联系在一起,所以包装设计应需要能提高这些特性,使购物中心像新兴的周边一样吸引年轻消费者。

(文章来源独立市场研究咨询公司Mintel)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