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而乡村振兴首先要有产业兴旺作支撑。江西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龙头企业为抓手,让小农户与农业现代化发展有机衔接,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农业龙头企业
创新科技引领产业升级
上高县供销合作社直属企业——江西圣牛米业有限公司,为助力乡村振兴,走出了一条以“稻壳气化发电”的新路子。
成立于2004年4月的圣牛米业,除了加工生产的大米被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还通过院士工作站与南京林业大学、省农科院、林科院开展产学研合作,提升技术实力,成功投产“稻壳气化发电多联产项目”,创造了粮食加工企业新的发展模式,完成产业链循环拓展。
据介绍,圣牛米业投产的“稻壳气化发电多联产项目”是全省首个稻壳综合化利用项目,总投资3000余万元。2016年9月,在供销合作社的引领下,江西圣牛米业利用生物质气化多联产技术,以稻壳为原料,由加料系统连续送入气化炉中反应生成可燃气,燃气经冷却净化后送入内燃发电机组发电。稻壳气化反应后得到稻壳炭,即可作为尿素的包裹剂,并加入中、微量元素制成肥料,对保护生态环境、降低土壤重金属可起到重要作用。同时,稻壳在限氧状态高温热解气化下生产生物质炭的过程中,可产生大量的生物质提取液副产品。提取液具有刺激植物生长和抑制病虫害等多种功能,可生产“药肥合一”的叶面肥、有机冲施肥、有机土壤改良剂、除臭剂等产品。
为助力乡村振兴,上高县供销合作社还引导圣牛米业加强与院士工作站及其团队的沟通合作,将稻壳气化发电项目2MW工程实现全额并网。目前,已发电并网400万度,销售稻壳炭约1500吨,新增营业收入约450万元。随着项目稳步运行,下游产业如叶面肥、炭基肥研发工作也将启动。
农民专业合作社
产业带动农业增效
“富民之路千万条,只要社员觉得好,合作社就领着他们朝前走。”萍乡市星青火龙果种植专业合作社董事长刘明利如是说。
萍乡是“江南煤都”。2008年以前,刘明利在萍乡从事煤炭经营成功脱贫致富。之后,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煤炭价格狂跌,刘明利开始涉足现代农业。他在安源区青山镇乌石村创办了火龙果生态园,并在供销合作社的帮扶下,成立了萍乡市葡西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以前,安源一带的村民都是一边在家种田,一边在煤矿打工。煤炭滞销掉价后,很多青壮年选择了外出打工,家中的田地大都处于半耕种半撂荒的状态。为了解决“谁来种地”“地怎么种”的问题,2014年10月,在安源区供销合作社的领办下,葡西农村开发有限公司和供销合作社联手成立了萍乡市星青火龙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立后,积极引导农民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加入合作社,开展火龙果种植。为了把火龙果做成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的产业,安源区社不仅引导刘明利带领团队外出学技术,还从台湾引进了新品种、新技术。2015年,火龙果总产值达到1500万元,2017年的产值比2016年增加了30%。
截至目前,合作社火龙果种植耕地面积已达到480亩,旱地面积达1260亩,荒山林地面积达3900亩;以土地入股的社员达126户,安排当地农民205人就业,带动男劳力年增收1.6万元,女劳力年增收1.2万元。
据介绍,合作社每年都会拿出利润的40%来给社员分红,剩下的60%用于扩大再生产。为了帮助合作社做大做强,安源区社除了及时提供科技信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外,还在农资调配上给予大力帮助,价格上给予最大优惠,减少了中间环节,节省了开支。同时,在项目申报、产品销路、线上推广、线下介绍、网点资源上也是不遗余力。去年,线上销售金额达到340万元,产品销往了长沙、株洲、湘潭等地。
在未来,安源区社将帮助合作社实现火龙果种植、生态观光、旅游采摘一体化,并开展深加工,将红心火龙果提炼成红色素销售给高档酒店,帮助合作社走出一条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之路。
信用合作
解社员融资难题
隆信渔业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6年,是上高县农民合作社联合社成员单位。为发展渔业产业,在供销合作社的帮助下,隆信合作社组织51位社员,整合20万元股金开展信用担保合作。目前,已发展社员496人,资产总额达4075万元,产业拓展到水产、养猪、种植,经营水面62万亩,经营范围涉及江西11个设区市和湖南、湖北、广西、福建、江苏、广东、海南8个省(市区)66个乡镇,辐射带动农户11369户,养殖规模达26万亩,在南昌、九江、吉安、萍乡及上海、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建有36个销售窗口。信用合作担保额度1.8亿元,累计提取风险金2070万元。
信用合作部以“信用共同体”方式与上高县农村商业银行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建立了融资担保机制。由成员组成的多户信用联保体,运用联保和担保基金、风险基金及水面养殖承包经营权、水产品反担保等联合增信方式,为成员开展信贷担保。担保贷款资金全部由银行直接转入成员账户,联保体不设“资金池”。不仅如此,隆信合作社还申请注册了“上高鳙”商标,该商标已被评为江西省著名商标。此外,《绿色食品上高鳙》《绿色食品上高鳙养殖技术规程》两个江西省地方标准在全省实施后,还填补了上高县无江西省地方标准和宜春市水产品地方标准的空白。
目前,隆信合作社已经实现了“成员生产+供销+信用合作”的联合,引领着社员抱团跨区、跨省承包水面,推动产品从产区到批发市场的产销一体化。
(刘行宾)